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

 

【作者】 彭章胜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李场镇祥塆小学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学习效率;
【正文】思维导图是基于对人脑的模拟,所以这一“数据库”的储存方式和组织结构和思维导图的“构图”方式不谋而合。数学中的形象思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直观形象,经验形象,创新形象,意会形象。而这几个方面又能和思维导图的几个主要特征对应,所以说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和结构性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是可行的。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自身素质存在差异,因此其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方面也就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字和图示感觉的能力都相对较强,因此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思维导图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小学数学成績稳步提高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概念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
  小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那些相近的知识点。教师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很容易出现混淆,教学效果不佳。为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将那些容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导图设计。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可直观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比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的教学中,本节课涉及很多四边形,主要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小学生在一节课中要认清这么多的新图形,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每一种图形,边画边告知学生该图形的名称,再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导图设置,使学生直观理解每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多边形的概念和联系,不至于出现混淆现象,提高学生自主认知和辨析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多数学生而言,所谓数学预习,就是浏览教材内容,对教材有初步印象,这样的预习显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椭圆,用一两个词写上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作为中央主题,然后从中央主题出发向外画分支(分支多少视内容而定),将每一小节的关键词填到主分支线上,当主分支线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重复上述操作。在绘制草稿图形时,学生的大脑处于快速思考的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例如,在各分支上用彩色笔标注上“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也可以使用“√”、“×”、“?”等符号来标记。如图1所示即为学生预习分数时的一幅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在阅读时能够集中精神,在短时间内把握住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标记的使用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果。另外,通过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能够迅速找到学生对该内容的思维障碍点,确定重点与难点,使讲课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巧用思维导图提高笔记效率 
  思维导图在发明之初被用于记笔记,是一种使左右脑同时工作的全脑思维工具。它借助简单的词汇、线条、颜色、符号、图像来表达信息之间的联系;记的过程简单、快速,但却能及时记录重要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信息量丰富,记录的结果直观、形象,信息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容易理解与记忆。
  五、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在复习课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快速的复习,将重点知识点有效的梳理和复习一遍。小学生还可以利用比较零散的时间迅速地复习一遍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还可以将每个学生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划分,然后进行评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找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的不严谨之处,然后进行改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使小学生提高复习效率,这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基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归纳等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更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更科学实用的思维导图,做到简单易懂,力求学生能够自己运用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发布时间】2018/10/10 12:22:49
  • 【点击频次】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