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初中作文教学

 

【作者】 胡洪波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大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们知道,写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从观察生活、确立中心到选择材料,从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直到遣词造句的复杂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通过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地反复训练。因此,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种基本训练,都与作文紧密相关。而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也可以通过作文去检验的。由此可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然而,由于语文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一宗旨;认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立竿见影,作文教学同样可以;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统考和中考的高分数。所以,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每学期完成的作文篇数不足,作文题目陈旧;缺乏新意,作文前缺乏具体辅导;作文后缺乏认真批改,也没有针对性的作文讲评。学生自然也没有了写作的兴趣。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作文教学。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初中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追求学生在考试中的高分。应尽量设计一些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贴近中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转变学生那种老师要我写的题目,我不喜欢也要写的状态,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表达,是人内心的一种要求,将这种情感活动贯穿于作文过程的始终,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感悟生活,积累素材
  初中学生的作文往往脱离实际,缺少写作者的真实情感,写的多是空话、套话、假话,没有个性,语言缺少少年应有的生动、活泼,只要能凑够字数应付交差就可以了。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所以说,作文的写作和教学离不开生活,只有走近生活,感悟生活,才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善于把握机会,思考写作的方法。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所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三、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置于矛盾之中,通过描写其语言行动和一些细节来显示人物个性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同是亡秦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司马迁写他们在起兵前,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三人的独白,突出了他们不同的出身与性格:陈涉出身佣耕,他的话表现了他改变自己和社会的强烈愿望;项羽出身贵族,加以才气过人,对秦始皇就敢蔑视;刘邦是个无赖,贪图享受,看到秦始皇的豪华生活便不自觉垂涎欲滴。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
  模仿是创新的一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说”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作文教学做好了,语文教学水平自然会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下大力气把作文教学搞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将学生优秀的禀赋及其主体意识和写作规律有效渗透、交融,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发布时间】2018/10/10 14:24:06
  • 【点击频次】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