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英语开课导入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初中英语;开课导入;实践策略;
【正文】开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阶段,虽然时间短暂,但意义重大,担负着学生“收心”,集中注意力,铺垫知识基础,组织教学等多重作用。我们加强开课导入研究,就是为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初中英语的开课导入有学科自己的个性,也有教学的共性,需要每个英语教师做认真的择优与重组。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加强开课导入的策略创新,有利于有效调动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实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开课导入的实践策略。
一、提问式导入
提问式导入,又称设疑式导入,旨在一开课就把学生思维调动参与进来,与教师共同成为高效课堂的建构者。我们知道,课堂提问这是教师教学最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灵活、简便、经济,也富有引导性,能促思益智。好的提问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激励性,能切中新知实质,促进学生思维。但不是每一次提问都有如此效果,需要我们因时、因文、因人加以选择和研究,特别是作为开课导入的提问,更要注意针对性地激励,我们要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新的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提问要能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激趣式导入
成功的教学在于激于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伊始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生“不学不快”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可达到激趣效果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唱英语歌、看英语小品节目等,都可以达到激发学生主体性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教学unit4问路单元中让学生按角色扮演ask?the?way?and?show the?way?故事中的一段,激活学生头脑中故事的相关情节,同时可以熟悉相关词汇,为阅读材料提供词汇、句法以及背景知识的准备。这也是有效的开课导入方法,在教学中也用得较为普遍。
三、多媒体导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择空间。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例如,我们在教学《pollution fighters》一课时,先从网上找了许多有关污染的图片,有冒着黑烟的大烟囱;有马路上密密麻麻的车辆排放着废气;也有漂着垃圾,死鱼泛滥的河流;夜色中强烈的灯光下笼罩着的城市等等,我把这些图片制作了一张张幻灯片,还利用声音资料让学生听高分贝的噪音。然后我设计问题:What kind of pollution can you find? Since there is a lot of pollution on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against it? 原本学生对污染的了解还是比较麻木的,他们不关心身边的污染状况,这些触目惊心的音像资料使他们了解了地球上存在的污染现状,从而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的说:We should put rubbish into the rubbish bin, we shouldn’t throw it everywhere.也有的说: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new law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还有的说:We should stop cutting down the trees, instead,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to fight against pollution.一时间,大家集思广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其中To plant more trees to fight against the pollution正好是课文的主题。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建议后可以导入新课:Why should we plant trees? What good are trees?……这种直观形象的导入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
四、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又称“温故知新”,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众所周知现行英语编排体系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多Topic都是在前一年级的课文中出现过,如:从预备年级的water到初一的sea water and rain water再到初二的water talk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这种编排,通过复习导入新课。例如,在教七年级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water时我就充分利用了预备年级Water这个单元的内容。我先通过声音资料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水声(瀑布声,雨声,水龙头里的滴水声等)引出Water all around us这首小诗,然后问同学既然水无处不在,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学生会说:We use water to clean our teeth. We use water for washing the dishes.等等(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他们以前学过的)。然后话锋一转,大家都认为水这么重要,那么一旦没有了它,会发生什么情况呢?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water? 不知不觉中新课主题呈现出来了。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还因为有旧知识的铺垫,学生更容易接受。
导入只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准备,不宜费时过多,切不可喧宾夺主。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应立即开始新课学习。总之,“导无定法”,英语课堂的开课导入既有学科自己的个性,也有所有学科的共性,需要每个英语教师做认真的择优与重组。我们要创建有效教学课堂,就要从细节做起,从开课做起,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浅析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1年。
[2]杨雪,浅谈创设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年。
[3]包倩倩,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青年,2017年。
一、提问式导入
提问式导入,又称设疑式导入,旨在一开课就把学生思维调动参与进来,与教师共同成为高效课堂的建构者。我们知道,课堂提问这是教师教学最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灵活、简便、经济,也富有引导性,能促思益智。好的提问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激励性,能切中新知实质,促进学生思维。但不是每一次提问都有如此效果,需要我们因时、因文、因人加以选择和研究,特别是作为开课导入的提问,更要注意针对性地激励,我们要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新的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提问要能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激趣式导入
成功的教学在于激于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伊始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生“不学不快”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可达到激趣效果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唱英语歌、看英语小品节目等,都可以达到激发学生主体性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教学unit4问路单元中让学生按角色扮演ask?the?way?and?show the?way?故事中的一段,激活学生头脑中故事的相关情节,同时可以熟悉相关词汇,为阅读材料提供词汇、句法以及背景知识的准备。这也是有效的开课导入方法,在教学中也用得较为普遍。
三、多媒体导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择空间。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例如,我们在教学《pollution fighters》一课时,先从网上找了许多有关污染的图片,有冒着黑烟的大烟囱;有马路上密密麻麻的车辆排放着废气;也有漂着垃圾,死鱼泛滥的河流;夜色中强烈的灯光下笼罩着的城市等等,我把这些图片制作了一张张幻灯片,还利用声音资料让学生听高分贝的噪音。然后我设计问题:What kind of pollution can you find? Since there is a lot of pollution on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against it? 原本学生对污染的了解还是比较麻木的,他们不关心身边的污染状况,这些触目惊心的音像资料使他们了解了地球上存在的污染现状,从而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的说:We should put rubbish into the rubbish bin, we shouldn’t throw it everywhere.也有的说: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new law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还有的说:We should stop cutting down the trees, instead,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to fight against pollution.一时间,大家集思广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其中To plant more trees to fight against the pollution正好是课文的主题。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建议后可以导入新课:Why should we plant trees? What good are trees?……这种直观形象的导入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
四、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又称“温故知新”,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众所周知现行英语编排体系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多Topic都是在前一年级的课文中出现过,如:从预备年级的water到初一的sea water and rain water再到初二的water talk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这种编排,通过复习导入新课。例如,在教七年级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water时我就充分利用了预备年级Water这个单元的内容。我先通过声音资料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水声(瀑布声,雨声,水龙头里的滴水声等)引出Water all around us这首小诗,然后问同学既然水无处不在,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学生会说:We use water to clean our teeth. We use water for washing the dishes.等等(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他们以前学过的)。然后话锋一转,大家都认为水这么重要,那么一旦没有了它,会发生什么情况呢?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water? 不知不觉中新课主题呈现出来了。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还因为有旧知识的铺垫,学生更容易接受。
导入只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准备,不宜费时过多,切不可喧宾夺主。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应立即开始新课学习。总之,“导无定法”,英语课堂的开课导入既有学科自己的个性,也有所有学科的共性,需要每个英语教师做认真的择优与重组。我们要创建有效教学课堂,就要从细节做起,从开课做起,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浅析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1年。
[2]杨雪,浅谈创设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年。
[3]包倩倩,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青年,2017年。
- 【发布时间】2018/10/10 14:25:09
- 【点击频次】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