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 丽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三官庙小学校

【摘要】 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需要我们灵活处理教材,让内容生活化,也需要我们挖掘生活素材,教学过程生活化,更需要我们注重生活实践,让数学练习生活化。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
【正文】让数学回归,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数学学习本质的使然。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新课标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架设小学数学学习新通道,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灵活处理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吸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抓住学生认知规律、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转变“教教材”旧观念,创新使用,灵活处理,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教师要发现和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二、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教学生活化
  导入教学是生活化教学的开端,是体现生活化教学的序幕和引子。作为一个开始的教学环节,虽然教学时间短,只有短短的三四分钟,却意义重大。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加强导入教学的艺术设计,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着力点。在实施生活化的教学中,我们的方法是创新生活情境,以此来拉开教学序幕。为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挖掘生活素材,教学过程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就应具备生活意识,用一双慧眼发现数学信息,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面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教师可把商场里的商品做成课件,在新课开始播放课件,创设情境,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就能联系课前观察的情景很容易回答出:“同一种商品摆放在一起”,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基础。如此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应该是“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教学是执行预设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新资源呢?我们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
  四、强调学以致用,数学练习生活化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尝试着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让他们借助生活情境,运用知识,拓展思维。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用生活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是我们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打开数学与生活的新通道,这样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为自身发展数学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慧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8年。
  [2]石浩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16年。
  [3]简祈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年。
  • 【发布时间】2018/10/10 14:26:22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