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教学

 

【作者】 吴淑浩

【机构】 郯城县高峰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的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音乐教学的目标。下面我以音乐欣赏课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欣赏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音乐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奇境,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从现代教育理论可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气质、性格、思想、世界观、认知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情感,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因为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需要促进动机的形成,激发兴趣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音乐情感正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的理论基础,在音乐课中首先是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情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设计师、建筑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既顾及音乐知识体系,又顾及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的课堂学习舞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展现自己的个性。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精心创设教学奇境,使课堂导入巧妙自然。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欣赏二年级《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作好开场白,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同学们,从岳林中心小学开往森林王国的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律动进入教室,这时我采用多媒体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还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的飞出,高唱着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听辨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虽然没有看见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这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同学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创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仅充分钻研教材,而且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都有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并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倍爱护学生的语言和行动,引导学生的耐心观察、思考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通过游戏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如《快乐的小熊猫》这一欣赏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创设竞赛的情境,使学生在充满童趣、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在课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色、声并具的功能,设计了“快乐动物园”,将竞赛题目影藏在每个动物身上,由学生自由点击喜爱的动物,学生分组或个人来回答问题的竞赛。这种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在学习中陶冶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迎接生活的挑战,承受挫折困难。养成学生积极开动思维的好习惯,增强竞争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交流学习,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一问多解时的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的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直接的关系,他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如音乐描绘了什么?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学生从初步的感受音乐上升到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一种愉悦宽松的思维境界,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畅所欲言,在《快乐的小熊猫》一课引子部分,充分发挥了发散性思维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引子音乐描绘了早晨森林苏醒的情景,也有的学生说动物们都高兴的看着小熊猫想:它这么早干什么去?同学们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互动,形成立体的交换的思维网络。在欣赏完曲子结尾部分时叫小组讨论:小熊猫挑水后会干什么?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在音乐的陶冶中小朋友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自我。
  三、设动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迈进音乐殿堂的钥匙,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改善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其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感知。学生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动物是他们最喜爱的,尤其是小青蛙,所以,同学们是晃头、蹦跳,栩栩如生,把他们的童贞尽情地表达出来。又根据音乐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的展现了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动学习,志在创造
  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在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活泼、自信、开朗的品格。在一年级《玩具兵进行曲》欣赏课中,学生自由创作、即兴表演的意识被激活,学生的思维也因为对音乐的情感而活跃起来。我抓住这个时机,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好铺垫。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创造、即兴表演了玩具兵大巡游。由学生自己扮演玩具兵,在音乐和情境的渲染下,同学们也合着音乐,情绪高涨、全身投入的为玩具兵伴奏、表演:有的同学趾高气扬的走,有的相互摔跤……这些都表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
  • 【发布时间】2018/10/10 14:34:26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