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谈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关键词】 ;
【正文】 英语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从小就学习英语。然而,许多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虽然学了好几年的英语,并能看懂一些简单的文章,但直到初中毕业要他们真正用英语进行交际却很难。他们抓不住瞬间即逝的语意,根本听不懂对方的意思,所以就无法交际。就其原因,我认为除了学生自己的好学程度及接受能力之外,我们老师给学生的训练量也较少,同时还与老师给学生训练听力的方法有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听力训练就成为一门必修的课程。但听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营造适宜的英语学习氛围
坚持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较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初中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学习英语的外在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模拟出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下,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就会得到消除,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会更长时间保持。七年级刚开始进行的简单英语听力练习时,在学生进行完课本上较简单的练习后,对听力内容可根据磁带进行一句句的复述,对一些较复杂的句子,教师可以再重述一遍或作简单的讲解。学生在复述完整篇听力材料后,再要求他们打开相应的听力材料,看看刚才口头复述中,还有哪些语句没能完全地复述的。通过笔者所带班级及我校其它班级老师的实践,发现这种方法比单纯的只按课本要求来完成的练习,对学生听力训练效果要明显得多。
二、上好听力课,集中进行听力训练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大量的听力练习,内容大都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听力材料题材广泛,练习题形式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听力系统训练的丰富材料。因此,我们在进行书本上的听力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主题上来,增强听力训练的目的性。就学生不熟悉的话题,老师可以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提供判断、推断、猜测的依据;对内容较复杂的听力材料,老师可以事先解释一些单词或故事梗概,降低材料难度,使学生由简到繁,由难到易,有一个适应过程。但仅有书本上的听力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它过于简单,仅在提高学生兴趣,根本无法适应英语考试。因此需补充相应的适量的听力材料。每个单元结束后,集中进行一堂听力训练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上好听力训练课的关键。在听力训练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浏览听力题,帮助学生从练习题中分析获得较详细的信息和内容,帮助限定思考的范围,尽量减少听的盲目性。
“听不清”“听不见”是学生经常抱怨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意思是“听不懂”。这种把精力放在没听懂的内容上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对听不懂的词语反应特别敏感。一般说来,学生不可能把听力材料中的“每一个单词”都听清楚。英美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思维理解的速度要比我们说汉语快三分之一,再加上爆破、连读、弱读、近音干扰、语调变异等语音现象,理所当然就听不清了。
实际上,理解听力材料也并不需要听清、听懂“每一个单词”。只要听懂了关键词语,就可以心领意会所讲内容。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要把精力用在没听懂的内容上,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听懂了些什么”上,从而进行合理推断。这种“耳听会意”的做法才是一种“务实”的做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三、在日常教学中贯穿听力训练
在平时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练习量: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量利用母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更努力听讲,渐渐的潜移默化,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其次,专项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虽然平时有一些听力训练,但学生是被动的听,很少设置配套的训练题,导致学生动脑机会较少,而且听的材料也不够全面,因此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不够理想。另外,还要努力营造英语氛围:练习听力时,许多学生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兴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自己没有觉察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种飞跃。所以,只要坚持,即使听不懂也是有所进步的。
四、鼓励生活实践,扩大学生听的领域
英语是一门外语,它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但我们学生目前的学习条件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学媒体和手段的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方便听力训练,使用现代化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地道而真实的自然交际语言:电影、电视、幻灯等视觉媒体可以为学生准确理解语言要表达的意思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能形象、直观地解决一些传统教育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因而,我鼓励学生在课余充分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等来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应鼓励学生在家按自己的意愿看英文对白电影、CCTVNEWS、OUTLOOK等英语节目,听简单的英文歌曲。总之,鼓励学生尽量多地接触英语,寻找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动力,由怕学到乐学。从而由听力训练入手,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提高学语言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营造适宜的英语学习氛围
坚持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较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初中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学习英语的外在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模拟出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下,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就会得到消除,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会更长时间保持。七年级刚开始进行的简单英语听力练习时,在学生进行完课本上较简单的练习后,对听力内容可根据磁带进行一句句的复述,对一些较复杂的句子,教师可以再重述一遍或作简单的讲解。学生在复述完整篇听力材料后,再要求他们打开相应的听力材料,看看刚才口头复述中,还有哪些语句没能完全地复述的。通过笔者所带班级及我校其它班级老师的实践,发现这种方法比单纯的只按课本要求来完成的练习,对学生听力训练效果要明显得多。
二、上好听力课,集中进行听力训练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大量的听力练习,内容大都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听力材料题材广泛,练习题形式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听力系统训练的丰富材料。因此,我们在进行书本上的听力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主题上来,增强听力训练的目的性。就学生不熟悉的话题,老师可以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提供判断、推断、猜测的依据;对内容较复杂的听力材料,老师可以事先解释一些单词或故事梗概,降低材料难度,使学生由简到繁,由难到易,有一个适应过程。但仅有书本上的听力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它过于简单,仅在提高学生兴趣,根本无法适应英语考试。因此需补充相应的适量的听力材料。每个单元结束后,集中进行一堂听力训练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上好听力训练课的关键。在听力训练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浏览听力题,帮助学生从练习题中分析获得较详细的信息和内容,帮助限定思考的范围,尽量减少听的盲目性。
“听不清”“听不见”是学生经常抱怨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意思是“听不懂”。这种把精力放在没听懂的内容上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对听不懂的词语反应特别敏感。一般说来,学生不可能把听力材料中的“每一个单词”都听清楚。英美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思维理解的速度要比我们说汉语快三分之一,再加上爆破、连读、弱读、近音干扰、语调变异等语音现象,理所当然就听不清了。
实际上,理解听力材料也并不需要听清、听懂“每一个单词”。只要听懂了关键词语,就可以心领意会所讲内容。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要把精力用在没听懂的内容上,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听懂了些什么”上,从而进行合理推断。这种“耳听会意”的做法才是一种“务实”的做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三、在日常教学中贯穿听力训练
在平时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练习量: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量利用母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更努力听讲,渐渐的潜移默化,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其次,专项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虽然平时有一些听力训练,但学生是被动的听,很少设置配套的训练题,导致学生动脑机会较少,而且听的材料也不够全面,因此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不够理想。另外,还要努力营造英语氛围:练习听力时,许多学生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兴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自己没有觉察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种飞跃。所以,只要坚持,即使听不懂也是有所进步的。
四、鼓励生活实践,扩大学生听的领域
英语是一门外语,它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但我们学生目前的学习条件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学媒体和手段的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方便听力训练,使用现代化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地道而真实的自然交际语言:电影、电视、幻灯等视觉媒体可以为学生准确理解语言要表达的意思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能形象、直观地解决一些传统教育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因而,我鼓励学生在课余充分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等来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应鼓励学生在家按自己的意愿看英文对白电影、CCTVNEWS、OUTLOOK等英语节目,听简单的英文歌曲。总之,鼓励学生尽量多地接触英语,寻找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动力,由怕学到乐学。从而由听力训练入手,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提高学语言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 【发布时间】2018/10/10 14:35:47
- 【点击频次】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