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罗 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是一个人力求优先地认识某种事物,并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数学教学,谈谈体会:
  一、用“爱”去保护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自信和勇敢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放松,得到安全感后,才能更好的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是情感的引导者,要对学生和教学投入感情。知识获取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从一个头脑转移到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碰撞,只有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激情和责任呢,才能更好地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实践看来,学生对于学科的热爱程度,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与授课教师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生喜欢某一个任课教师,就会自然地喜欢上他所授的课。教师不仅是在课堂上要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然、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在课外,教师也要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教的妙趣横生,学生学得生动有趣。
  其次,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建议,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给予学生关爱、关心,尊重学生意见、宽容学生,鼓励学生,用正确的赞赏态度评价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待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对于小小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也要就会学生不能自满,要学会谦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
  二、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向学生多介绍所学知识在除了升学以外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生活上,比如说学习相似三角形知识后时可以通过树影高度测量树的高度。让学生知道学习了这节知识后自己可以获得哪些提升。学生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做事严谨性和处理事情的灵活性都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在数学的学习中无处不在的严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特殊到一般在到特殊的学习规律;综合、分析,转化等多种解题方法能养成人们从事确定的、不矛盾的、有序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树立学数学可以变聪明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数学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与生产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应用时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学习更多的东西。这样既能体现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又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事实证明,当一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这门课成为他实际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东西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掌握。
  四、把数学课拉到课余活动中,展示学生闪光点
  七年级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一方面,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算“二十四”、数字接力游戏,实际测量与预算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给基础差学生多打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
  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掌握的成功与否引起情感体验,对以后继续学习的态度影响很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作为一重要的目标。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每一个班中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对知识有不同的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根据内容的易难而提问学生。保护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乐在其中。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同学们做力所能及的题目后,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而就会产生继续做题的欲望,接着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可适当的引导,使大部分同学再次获得成功,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绩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更大,特别是学困生,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对他们的打击较深。为此我们在平时测试时,要有基本题,使学困生力所能及地完成。还要有学生自由选择部分完成,使消化生能吃得饱。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及时了解学生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教学关键,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学好数学,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8/10/10 14:41:00
  • 【点击频次】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