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贺璐璐 关旭鹏 颜辰迎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办特色、创品牌、求质量,育精品”和“林区人民满意、林业企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办学方针,以“服务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融入伊春、扎根林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立足点,坚持以德育为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强力推进“人才强校、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战略,坚持走“以林为本、产学一体、贴近区域、特色鲜明、多元办学、综合发展”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之路。
  一、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
  建设“项目工作室”,推动深层次校企合作。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打破原有计算机专业教研组的界限,整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资源,依托“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平面设计”两大教师团队、现有实训设备,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建设“计算机应用工作室”、“计算机平面制作工作室”两个与专业对口的项目工作室,每年承担1个以上技术开发或施工项目,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探索专业办产业的办学思路,为专业发展出谋划策。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共培教师、共研教材,实现“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相结合。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执行《实训基地管理规范》、《岗位职责》、《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施细则》,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二、强化“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把企业引进校园,满足校企双方的利益,深化校企合作,创建校企育人的新格局。伊春生生电脑喷绘有限公司、伊春小薇动漫公司在我校建设了生产、实训双功能工作室。我校在三家企业建立了校区,为理论技能一体化教学实现确立了保障。与光明集团、雨生集团、市北药开发办、市农委、市营林局等多家单位,签定了订单培养协议。成立了光明集团和雨生集团冠名的专业班,每学期企业颁发冠名奖学金。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实现教师到技师的转变;企业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技能人才进课堂,充实了我校教师队伍;学校承担起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三、企业专家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离不开企业专家的参与早已形成共识,而理论教学也应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参与,可以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扩大实践教学,改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技能训练。把企业专家参与有机地融人整个教学系统中,成立由企业技术专家、专业技术高手、本校相关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等定期举行例会,研究和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突破传统的教育思路,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构建,将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要求融合其中。教学计划同时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教学内容则根据企业方面的建议或要求可以适时调整和更新。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单元培训、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或相互结合,要切实体现出能力形成和技能训练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校园实验室,把企业的真实技能带进校园,给教师、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使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直接融合。
  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伊春生生电脑喷绘有限公司”合作,以我校计算机专业群为依托,以我校在实训基地一楼门市为场所,开设1家计算机方向的实体店。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双基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较好条件。同时,在两年内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个,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实现100%的学生能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
  五、用股份制的形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校内项目工作室经营方式将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实施工作室制度将极大地调动各方积极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建立个性化工作室,它给与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效果明显。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打破了平均主义,建立了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责任制的建立和市场理念的形成;第三,对于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基地,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通过项目工作室的股份制运作,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
  校企合作的意义一是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二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成长周期,三是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四是破解了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解决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健康的人如果不参与社会劳动,不为国家、社会做事,人生就会失去意义,校企合作是解决就业的最好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搭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 【发布时间】2018/11/4 9:55:02
  • 【点击频次】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