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德育工作探析
【关键词】 高中生;德育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正文】高中生德育教育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
一、高中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已经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思想认识,而后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行为道德加以强化,使青少年的各个方面更加康健。但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地位变得极为薄弱。在家庭中,许多家长过于注重应试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学校教育作为主导,忽视子女家庭教育,或者其教育形式只停留在管教方面,从而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另外,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过分宠溺,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
2. 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实施相应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传统,教师往往是以课本作为主要施教媒介,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思想上,无法付诸行动,根本达不到德育的目的和效果;第二,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学校尽管知道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导致德育教育的目标根本无法彻底地贯彻到课程教学、教学管理、教学实践等各项工作中,同时也不注重实践活动对思想道德的贯彻,单纯地凭借几节德育课或简单的主题活动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二、高中学校教育进行德育教育的相关策略
1. 做好班风建设
学校教育作为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关键环节。班级,在学生眼里,是属于一个大家庭,把班风管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行,因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显得尤为重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改变学生的行为、举止、言谈、态度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2. 做好实践教育活动
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德育的实践活动,应该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感官上出发,通过观察、讲解、动手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诚信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行。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电脑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为学生播放近现代的好人好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我领略和学习良好的思想品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行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聆听程门立雪、精忠报国等传统故事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感受、思想进行交流与分享。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赞赏美的优良品行。
3.信任学生、放任管理
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一定要和自己做朋友,平时打成一片,形成一个和谐的关系体系,班级管理中纪律是最不好处理的问题,一般来说有调皮的学生会故意去捣乱,扰坏班级纪律,但是教师碍于学生的自尊心不好直接当面批评他,所以这些是班级管理上面的一些障碍,学生的纪律问题不好是归于德育教育的问题,由于长期没有德育的规范,导致学生没有一个固定的做事观念,不知轻重,在各大高校当中,这些问题层出不穷,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过后,发现德育教育是比较有用的,学生们的本质不是坏的,只是由于环境的因素,让他们变成现在调皮的样子,其实这也不算是缺点,学生总是需要一点生气的。教师并不是高人一等,我们和学生们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是经历过那些阶段的学生,所以我明白学生是想要得到教师的信任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做任何事情才能够有动力,班级活动是学生和班主任们经常会同时经历的活动,也是一个能够彰显学生能力的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与外界打一些交道,从与外界交流来看,就能够看出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是什么样的,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就从观察学生做起。
4.抓住学生的心理建设,提倡个性化教育
心理是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个重点,个性化的学生在现在是越来越缺少,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了他们已经被磨平了棱角,人的健康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上的健康;另一个就是生理上的健康,个性化的教育是现阶段缺少的一个方式方法,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最直接的方法,处于青春期当中的学生心理上面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管是小毛病还是大毛病。总之,他们的心没有一刻不是在躁动的,意志力是高中学生最缺乏的,在长期高强度的学习当中,他们的神经最容易崩塌,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精神问题,缺乏了意志力的学生就会没有主见,但是偏偏主见是学生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教师们需要注意到学生们在平时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随时处理好。
高中教师的管理方式是需要做出一个自己的特色来的,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会让学生们更加信服你,制度上的教育是学生们会遵守的,因为有的学生就会怕老师们来硬的,有些时候温柔的手法是不适用于部分学生们的,教师的管理不仅仅是适用于少部分的学生的,真正好的方式是要适用于全部学生的,这就是一般的检验方式。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借以帮助学生们成长的,也是教师们长期追求的最佳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15):49.
[2]牛海丽.诚信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2014,25(14):123-125.
一、高中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已经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思想认识,而后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行为道德加以强化,使青少年的各个方面更加康健。但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地位变得极为薄弱。在家庭中,许多家长过于注重应试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以学校教育作为主导,忽视子女家庭教育,或者其教育形式只停留在管教方面,从而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另外,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过分宠溺,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
2. 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实施相应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传统,教师往往是以课本作为主要施教媒介,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思想上,无法付诸行动,根本达不到德育的目的和效果;第二,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学校尽管知道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导致德育教育的目标根本无法彻底地贯彻到课程教学、教学管理、教学实践等各项工作中,同时也不注重实践活动对思想道德的贯彻,单纯地凭借几节德育课或简单的主题活动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二、高中学校教育进行德育教育的相关策略
1. 做好班风建设
学校教育作为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关键环节。班级,在学生眼里,是属于一个大家庭,把班风管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行,因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显得尤为重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改变学生的行为、举止、言谈、态度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2. 做好实践教育活动
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德育的实践活动,应该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感官上出发,通过观察、讲解、动手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诚信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行。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电脑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为学生播放近现代的好人好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我领略和学习良好的思想品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行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聆听程门立雪、精忠报国等传统故事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感受、思想进行交流与分享。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赞赏美的优良品行。
3.信任学生、放任管理
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一定要和自己做朋友,平时打成一片,形成一个和谐的关系体系,班级管理中纪律是最不好处理的问题,一般来说有调皮的学生会故意去捣乱,扰坏班级纪律,但是教师碍于学生的自尊心不好直接当面批评他,所以这些是班级管理上面的一些障碍,学生的纪律问题不好是归于德育教育的问题,由于长期没有德育的规范,导致学生没有一个固定的做事观念,不知轻重,在各大高校当中,这些问题层出不穷,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过后,发现德育教育是比较有用的,学生们的本质不是坏的,只是由于环境的因素,让他们变成现在调皮的样子,其实这也不算是缺点,学生总是需要一点生气的。教师并不是高人一等,我们和学生们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是经历过那些阶段的学生,所以我明白学生是想要得到教师的信任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做任何事情才能够有动力,班级活动是学生和班主任们经常会同时经历的活动,也是一个能够彰显学生能力的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与外界打一些交道,从与外界交流来看,就能够看出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是什么样的,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就从观察学生做起。
4.抓住学生的心理建设,提倡个性化教育
心理是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个重点,个性化的学生在现在是越来越缺少,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了他们已经被磨平了棱角,人的健康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上的健康;另一个就是生理上的健康,个性化的教育是现阶段缺少的一个方式方法,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最直接的方法,处于青春期当中的学生心理上面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管是小毛病还是大毛病。总之,他们的心没有一刻不是在躁动的,意志力是高中学生最缺乏的,在长期高强度的学习当中,他们的神经最容易崩塌,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精神问题,缺乏了意志力的学生就会没有主见,但是偏偏主见是学生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教师们需要注意到学生们在平时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随时处理好。
高中教师的管理方式是需要做出一个自己的特色来的,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会让学生们更加信服你,制度上的教育是学生们会遵守的,因为有的学生就会怕老师们来硬的,有些时候温柔的手法是不适用于部分学生们的,教师的管理不仅仅是适用于少部分的学生的,真正好的方式是要适用于全部学生的,这就是一般的检验方式。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借以帮助学生们成长的,也是教师们长期追求的最佳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15):49.
[2]牛海丽.诚信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2014,25(14):123-125.
- 【发布时间】2018/11/4 9:55:18
- 【点击频次】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