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正文】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就掌握了英语的读音规律,掌握了读音规律就能够准确地拼读出英语国际性的交流越来越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作为国际单词来,因为在英语中绝大多数词汇都是符合发音规律的。因此教师交往的主要交流下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语音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对语言的掌握速度和程度。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发展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是加强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国农村基础人群大、总体素质低,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教育落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生流失严重等。
1. 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我去过的农村小学里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教师,且教师资源紧缺,从而在一、二年级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面对素质教育,面对新事物课改,教师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很少有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2.教学方法不新颖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农村教师的理论素养不达标,使得很多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负面影响很显著: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排斥,在课堂教学中对所学内容也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气氛沉闷无生气,逐渐让学生讨厌上英语课,因此英语成绩只能一落千丈。
3.学生自身英语底子和学习环境相对较差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学生从小也没有接触到英语,所以英语的词汇量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较好的英语启蒙教育,基础较薄弱,接受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他们对英语既好奇又学习不入脑,认为上课听明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在农村,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英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不敢开口说英语,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家长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有的家长认为学英语十分没有必要,因为农村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也用不着。更有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所以不能监督孩子学习情况。而且,农村学校的布局较为分散,大多都是按照地域或着村庄建立学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的作用。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农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不起,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英语水平慢慢的变低下水平。
4.投入资金少,设备陈旧不齐全。
在整个中国,农村占有很大的比例,本身的经济不够发达,不可能为教育提供更多的经费,所以学校的硬件方面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设备不能够及时购买以及更新,老师也没有资金去外地进修学习,学生们接受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视野得不到很好的开阔。
二、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可以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另外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 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注重“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很严重,大部分父母都涌入城市打工,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和奶奶”照顾,他们更加无法引导孩子去学习英语。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多提供“家长座谈会”这样的机会,教师要积极地去和他们“沟通”,起码得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学校应该多多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比如像英语角,疯狂英语比赛等。努力让他们开口说英语,突破口语屏障。让学生们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从而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3.农村小学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有些农村学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所以想放弃学习英语,慢慢的淡化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去与学生沟通,使之正视这个问题,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学习;并尽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积极更新农村小学的各种教学设备,比如,购买计算机、新修体育场、购买音乐、美术课程需要的设备和器材等等。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教育设备,孩子们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农村小学教育才会更好地发展。
小学英语处于学习英语学科的启蒙和入门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更处于这一阶段的薄弱地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英语教学者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大胆尝试和应用各种创新思维。通过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定能开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新篇章。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发展和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是加强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我国农村基础人群大、总体素质低,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为信息化教育落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生流失严重等。
1. 师资力量薄弱
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当薄弱,教师老龄化严重且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我去过的农村小学里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教师,且教师资源紧缺,从而在一、二年级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面对素质教育,面对新事物课改,教师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很少有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教学水平很难提高。
2.教学方法不新颖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农村教师的理论素养不达标,使得很多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负面影响很显著: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排斥,在课堂教学中对所学内容也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气氛沉闷无生气,逐渐让学生讨厌上英语课,因此英语成绩只能一落千丈。
3.学生自身英语底子和学习环境相对较差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学生从小也没有接触到英语,所以英语的词汇量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较好的英语启蒙教育,基础较薄弱,接受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他们对英语既好奇又学习不入脑,认为上课听明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在农村,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英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不敢开口说英语,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家长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有的家长认为学英语十分没有必要,因为农村的孩子可能一辈子也用不着。更有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所以不能监督孩子学习情况。而且,农村学校的布局较为分散,大多都是按照地域或着村庄建立学校,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的作用。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农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不起,缺乏学习动力,因此英语水平慢慢的变低下水平。
4.投入资金少,设备陈旧不齐全。
在整个中国,农村占有很大的比例,本身的经济不够发达,不可能为教育提供更多的经费,所以学校的硬件方面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设备不能够及时购买以及更新,老师也没有资金去外地进修学习,学生们接受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视野得不到很好的开阔。
二、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可以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另外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 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注重“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很严重,大部分父母都涌入城市打工,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和奶奶”照顾,他们更加无法引导孩子去学习英语。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多提供“家长座谈会”这样的机会,教师要积极地去和他们“沟通”,起码得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学校应该多多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比如像英语角,疯狂英语比赛等。努力让他们开口说英语,突破口语屏障。让学生们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从而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3.农村小学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有些农村学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所以想放弃学习英语,慢慢的淡化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去与学生沟通,使之正视这个问题,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学习;并尽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积极更新农村小学的各种教学设备,比如,购买计算机、新修体育场、购买音乐、美术课程需要的设备和器材等等。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教育设备,孩子们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农村小学教育才会更好地发展。
小学英语处于学习英语学科的启蒙和入门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更处于这一阶段的薄弱地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英语教学者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大胆尝试和应用各种创新思维。通过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定能开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新篇章。
- 【发布时间】2018/11/4 10:07:13
- 【点击频次】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