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有效运用生活资源开展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贾忠林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临溪小学校

【摘要】 生活资源是物理教学的天然土壤,是我们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不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有效的物理教学,需要我们进行生活化。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资源;有效运用;开展;
【正文】我们知道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很多的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地处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相对城区初中要落后得多,在课程资源方面特别是学校内的条件性资源严重不足,如场地缺乏、设备陈旧、媒介单一等,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善于发现,农村初中同样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物理教学,谈谈生活化资源在物理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生活化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凸显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我们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物理课堂,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与发现物理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失误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生活化资源创设新课导入情境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内容和导语。实践告诉我们,创设导入情境是比较有效的。情境方式可以多样,但内容最好是生活化的,从学生身边选择他们常见的,有生活性需要的,这样的经验更能唤起他们对物理、对生活的关注。尽量把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直接的生活体验、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创设到导入情境中去,由此把学生带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的这些材料,从中找到蕴含时代性的生活化资源,用这些实际的例子来代替物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这种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吃饭的筷子,喝汤的汤匙和写字用的圆珠笔,甚至是我们上手指和头发丝都能够成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实验材料;我们用过的圆珠笔的笔芯可以用来进行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寻找实验的材料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无意识的把物理与生活中的资源进行联系,促使学生发现有效的物理学习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社会中去”的规律。
  三、运用生活化资源激发学生质疑意识
  学起于思贵有疑。物理作为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激发学生质疑意识是其重要责任。苹果为什么要落地,激发了牛顿的质疑;沸腾开水让壶盖啪啪啪地作响,引发了瓦特的质疑;其实学生的好奇心是相当强的,有了这种好奇驱使,探究欲也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运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这种生活化资源来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前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的家用暖水瓶的为什么下面会存在一个小小的尖头呢?在进行拔河比赛时怎样能够轻松获胜呢?我们观察小河里的水为什么比现实的情况浅些呢?在我们吃雪糕的时候,刚刚拿出来的时候,雪糕的包装纸外存在白色的粉,打开包装后就会出现冒气的现象,我们把它放在杯子里,杯子里又因为什么会出现水滴?舞台上“神仙出没”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行驶的小汽车突然刹车,人怎么会向前倾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吸血现象来进行授课,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运用生活化资源理解物理抽象知识
  生活中很多具有物理属性的资源,就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物理抽象知识的入口,或证明,或助于消化。因此,在我们实际进行教学工作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整理出哪些生活材料能够成为本节物理课教学工作的合适的例子。我们进行物理教学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作学习物理知识的桥梁,把实际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物理模型”进行巧妙的融合,这样我们的学生把抽象的物理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能够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资源化利用。例如,在讲解摩擦力一节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时,我们就可以从“鞋”这一话题进行讲解,在课前我向大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看清楚自己鞋子的底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图案呢?”就在这时,同学们的运动鞋、休闲鞋以及皮鞋的底面都翻了出来。在教室里进行整体的议论,有的同学说有波纹,还有的同学说底面有花纹。这时我又提出了问题:“那么这些鞋底的图案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同学们可以自己进行检验,这时教室里马上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换鞋验证,有的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进行验证。教室里一直传来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等同学们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每一个同学都会积极地进行报告他们的实验成果。这样教学,课堂氛围空前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自然较好。
  总之,物理源物生活,生活中有丰富的物理资源,是我们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土壤,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助于学生理解,消化、掌握物理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因此,有效的物理教学需要生活化资源的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徐惠荣,整合课程资源,优化物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0年。
  [2]陈霖,生活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中学物理,2009年。
  • 【发布时间】2018/11/4 10:09:00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