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让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现状;不再“农村”;
【正文】一、城区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城乡差距是我国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主要体现为地域经济与教育两个方面,这影响了教育公平。
(一)教学设备与班级师资配备不健全
任意一所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时,将会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整个区域内的幼儿教育,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相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能针对幼儿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设备不健全,从而约束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导致教师不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农村幼儿园因资金短缺无法达到幼儿园班级配备规定的两教一保,因此许多教师重视教学便会忽视幼儿的生活,反之亦是,做不到两全其美。
(二) 教学内容“城市化”现象严重。
农村幼儿园为了能追上城市幼儿园脚步,在教学内容上将幼儿园课程趋向于城市化,照搬城市幼儿园的教材和课程模式,而城市幼儿的教材与农村幼儿的生活联系不大,无法利用农村幼儿身边的资源,并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导致课程开展不顺利,反而使农村幼儿学不到真正的知识,阻碍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三) 教师培训不均衡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聘用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就本市而言,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起点相同,而城市教师能更多的接受不同培训,逐步提升各项能力,反观农村教师因缺少培训,与之差距越来越远,从农村幼儿教育要长足健康发展,教师的素质提升是关键。
(四)家长观念差异
城市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以年轻家长为主,能快速吸收新生事物,对幼儿的教育极为重视,而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很大一部分外出打工,他们的儿女往往在家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固化的思想促使他们难以接受幼儿教育新理念,让他们对幼儿教育不重视,将金钱看到比教育重要,当家长在选择幼儿教育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花钱的问题,同时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偏差,使其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教育问题。
二、 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对策
(一) 教学设备与班级师资配备的完善
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学设备不完善,限制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应加大资金的投入,逐步完善缺失的硬件设施,避免因缺少资金造成农村幼儿园不能置办教学设备的问题,同时做到班级配置两教一保,让教师做到专职专业。
(二) 教学内容有特色
其实农村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其特有的社会环境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农村幼儿教师运用城市幼儿教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也不能忽视了农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盲目使用,在教材使用上要有选择性,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将有难度的课程弱化,从简单到难层层递进。同时克服现代化材料欠缺等不利因素,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构建独特的园本课程体系,发掘本园教师结合农村幼儿园特有的地域优势来因材施教,就地取材各种农作物的根、茎、叶、花、果以及石头、桔梗、种子等农村常见物品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使用,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用更直观的感受让幼儿学习到知识。
(三) 教师培训需均衡
当然农村教师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学设备来教学,更多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其教育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这便需要幼儿园组织教师定期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中的难题,突破教学瓶颈。除了幼儿园自我培训,还需要保证农村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和学习,并通过参与教学科研活动,鼓励、帮助幼儿教师开展园本研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本市幼儿园已在各方面开展研修,效果显著。其中有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为期两年的“2015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活动将《指南》中五大领域分别分配到城区五所幼儿园中,由这五所城区幼儿园带领农村幼儿园教师深入学习五大领域,并将学习内容实践到幼儿园中;也有城区五所幼儿园作为龙头园与旗下分管的区域内农村骨干园组成的学前教育集团,带领农村幼儿园一同发展,至今已开展了多次集团化培训:有为期一年的城乡幼儿教师置换学习(让农村教师到城区幼儿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城区教师为农村幼儿园带来“新鲜血液”);也有每学期为期一周的城区教师送交下乡活动,为农村幼儿园带来教学上的指点,让农村教师突破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当然龙头园也会不定期的前往农村幼儿园对其教育教学进行检查、指导等各项工作,督促着农村幼儿园茁壮成长;同时我市还开展了教师风采、《指南》知识竞赛、自制教玩具、读书心得、故事演讲等多种形式比赛来提升幼儿教师的自我素养;这些都是让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
(四) 转变家长观念
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也要积极想办法转变农村家长的固化思想,因为农村幼儿的家长本身缺乏足够的教育,他们忽视了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宣传幼儿教育,开展专题讲座,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感受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当遇到与老龄化的家长在沟通上有阻碍时,可以通过当下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方式联系到幼儿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沟通,再让家长与家长沟通,让沟通变得更简单,逐步开拓家长的思想,转变观念。
三、 结束语
面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已逐渐地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幼儿园的班级师资配备,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转变农村家长的思想和观念,成为当下让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首要任务,及时解决办法才能使幼儿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11
[2] 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2).
一直以来,城乡差距是我国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主要体现为地域经济与教育两个方面,这影响了教育公平。
(一)教学设备与班级师资配备不健全
任意一所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时,将会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整个区域内的幼儿教育,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相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能针对幼儿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设备不健全,从而约束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导致教师不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农村幼儿园因资金短缺无法达到幼儿园班级配备规定的两教一保,因此许多教师重视教学便会忽视幼儿的生活,反之亦是,做不到两全其美。
(二) 教学内容“城市化”现象严重。
农村幼儿园为了能追上城市幼儿园脚步,在教学内容上将幼儿园课程趋向于城市化,照搬城市幼儿园的教材和课程模式,而城市幼儿的教材与农村幼儿的生活联系不大,无法利用农村幼儿身边的资源,并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导致课程开展不顺利,反而使农村幼儿学不到真正的知识,阻碍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三) 教师培训不均衡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聘用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就本市而言,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起点相同,而城市教师能更多的接受不同培训,逐步提升各项能力,反观农村教师因缺少培训,与之差距越来越远,从农村幼儿教育要长足健康发展,教师的素质提升是关键。
(四)家长观念差异
城市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以年轻家长为主,能快速吸收新生事物,对幼儿的教育极为重视,而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很大一部分外出打工,他们的儿女往往在家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固化的思想促使他们难以接受幼儿教育新理念,让他们对幼儿教育不重视,将金钱看到比教育重要,当家长在选择幼儿教育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花钱的问题,同时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偏差,使其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教育问题。
二、 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对策
(一) 教学设备与班级师资配备的完善
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学设备不完善,限制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应加大资金的投入,逐步完善缺失的硬件设施,避免因缺少资金造成农村幼儿园不能置办教学设备的问题,同时做到班级配置两教一保,让教师做到专职专业。
(二) 教学内容有特色
其实农村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其特有的社会环境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农村幼儿教师运用城市幼儿教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也不能忽视了农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盲目使用,在教材使用上要有选择性,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将有难度的课程弱化,从简单到难层层递进。同时克服现代化材料欠缺等不利因素,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构建独特的园本课程体系,发掘本园教师结合农村幼儿园特有的地域优势来因材施教,就地取材各种农作物的根、茎、叶、花、果以及石头、桔梗、种子等农村常见物品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使用,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用更直观的感受让幼儿学习到知识。
(三) 教师培训需均衡
当然农村教师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学设备来教学,更多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其教育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这便需要幼儿园组织教师定期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中的难题,突破教学瓶颈。除了幼儿园自我培训,还需要保证农村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和学习,并通过参与教学科研活动,鼓励、帮助幼儿教师开展园本研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本市幼儿园已在各方面开展研修,效果显著。其中有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为期两年的“2015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活动将《指南》中五大领域分别分配到城区五所幼儿园中,由这五所城区幼儿园带领农村幼儿园教师深入学习五大领域,并将学习内容实践到幼儿园中;也有城区五所幼儿园作为龙头园与旗下分管的区域内农村骨干园组成的学前教育集团,带领农村幼儿园一同发展,至今已开展了多次集团化培训:有为期一年的城乡幼儿教师置换学习(让农村教师到城区幼儿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城区教师为农村幼儿园带来“新鲜血液”);也有每学期为期一周的城区教师送交下乡活动,为农村幼儿园带来教学上的指点,让农村教师突破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当然龙头园也会不定期的前往农村幼儿园对其教育教学进行检查、指导等各项工作,督促着农村幼儿园茁壮成长;同时我市还开展了教师风采、《指南》知识竞赛、自制教玩具、读书心得、故事演讲等多种形式比赛来提升幼儿教师的自我素养;这些都是让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
(四) 转变家长观念
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也要积极想办法转变农村家长的固化思想,因为农村幼儿的家长本身缺乏足够的教育,他们忽视了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宣传幼儿教育,开展专题讲座,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感受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当遇到与老龄化的家长在沟通上有阻碍时,可以通过当下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方式联系到幼儿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沟通,再让家长与家长沟通,让沟通变得更简单,逐步开拓家长的思想,转变观念。
三、 结束语
面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已逐渐地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幼儿园的班级师资配备,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转变农村家长的思想和观念,成为当下让农村幼儿园不再“农村”首要任务,及时解决办法才能使幼儿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11
[2] 蔡迎旗,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2004(2).
- 【发布时间】2018/11/4 10:12:47
- 【点击频次】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