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者】 钟 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文星小学校

【摘要】 培养学习情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应更新培养观念,创设愉悦乐学情感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探究学习情感。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情感;培养;有效策略;
【正文】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或感受。列宁曾经说到:“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其将更努力地学数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此,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情感培养目标,并在不同学段划分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系,同时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的要求。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化了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学生学习情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以自我情感感染学生情感
  充分利用小学生向师生性和“爱屋及乌”的特点,巧妙地用自己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我们知道,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对老师的情感比较深厚,在“信其道”中让他们接受老师情感民,从而在“润物细化声”中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情感。为此,我们老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专业的数学素养,更需要对数学教学具有真实的情感,以此来循循渐进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不过,作为老师的我们,要调控好自己的教学情绪,有良好的教学态度。老师要真诚的喜爱数学科目,在教学中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将数学教学当做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将数学教学当做是一种快乐,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讲,也会逐渐的喜欢上数学,想学数学,期盼着数学课,课前会主动预习,课中会认真听讲,课后会总结,真正的将数学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此外,对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老师不可以随意布置,需要老师仔细的解答一遍,明确的知道每道题有几种解法,能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对于学生解题之中的优点与缺点,要及时的找出,和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解题中的不足,进而不断灵活解题思路,能高效率学习,从而在成功学习中扬起学习信心。
  二、创设愉悦乐学情感氛围
  教育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此,教师要创设愉悦乐学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削除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一些实施愉快教学的教师,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数学源于生活,打通数学与生活的通道,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情感。实践中,我们应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数学知识不再是抽象化的,加强生活和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身边就有数学,以感受到数学的巨大吸引力和积极作用。
  (二)实施直观化教学。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开展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起到直观教学的方式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课件)、图表直观、语言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这些方法都具有较强的效果,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在所在直观手段中,不得不提就是我们现在多媒体,因为其功能强大,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其辅助数学教学,既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也能为学生搭建更多学习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更多学习快乐。
  三、培养创新探究学习情感
  要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的学习情感,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积极性,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成功体验。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精心设计探究主题。探究的问题要科学,过简过繁都不利于探究。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索性问题尺度把握不够,一方面,所给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的问题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另一方面,所给出的数学问题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如果超出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将会使学生由于对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探究性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蹦几蹦”就能摘到“桃子”的问题。
  (二)注重过程激励。激励是动力源泉,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更乐意从老师的点赞中去满足“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激励学生探索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激发学生认识冲突,诱发学习内驱力。学生在探索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困难,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方法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障碍,强化积极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
  总之,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我们作为奠基教育的教师,要更新观念,创新策略,但同时一定要淡化“应试”思想,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因为情感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奠基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的了。
  参考文献:
  [1]李成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
  [2]管中强,新课程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年。
  • 【发布时间】2018/11/4 10:24:26
  • 【点击频次】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