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唐述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第二小学校

【摘要】 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理念,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外,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情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发挥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合作学习和兴趣培养双重应用,力求更好地让学生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正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才会认真努力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对语文持抵触心理,课堂上学的对话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语文学习气氛不浓厚,无法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想法。如果一位小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利于今后的学习的,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权利,让学生拥有自主探讨的空间。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新知识。尤其是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问题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在创设情境中,教师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问题,从而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强化语言,增强兴趣
  课堂教学兴趣的激发在一定条件下,更需要教师的教学的激发,除了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主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演讲能力。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生动性、鲜活性。在这里更要谈一下教师语言的儿童化语言。因为每个老师都知道,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是天真的儿童,若是一味地用成年人的语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困惑,他们自然就不会喜欢听你的课,所以教师步入课堂就要用儿童能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语言走进学生们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成为他们的小伙伴,以饱含儿童情味的语言,使孩子们没有感到距离感,而增加了亲切感。自然学生就会被激发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原因大部分是来自教师个人素质,在一堂考试中,因为学生对语法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便进行批评和惩罚,实际上这种做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伤害很大,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还会使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紧张,影响教学效果。而一个和蔼可亲、经常鼓励表扬学生的教师,课堂气氛一定是融洽的,学生也愿意认真听课,努力学习。教师平时应多留心关注学生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对于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讲解知识疑点,安慰学生切莫急躁,需循序渐进。学生对于帮助过自己的教师会充满好感,并暗自努力学习,以报答教师,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极具表现欲,在对课文进行延伸时,可适当通过提问带动学生思考,回答时以抢答的形式完成,无论对错与否,都必须肯定学生的勇气和积极性,以此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在听写单词、朗读课文、口语对答时,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这种竞争机制能使学生们课后互相帮助,课堂上积极活跃,学习气氛融洽。
  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的确,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独特享受,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学习兴趣的动力。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声和赞美声中欢度学习生活的;而那些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声和斥责声中苦熬学习生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才能学有劲头。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语文课堂片段。在一堂语文作业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要紧跟国家的步伐,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 【发布时间】2018/11/4 10:27:11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