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这样

 

【作者】 冯中海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文明小学校

【摘要】 语文教学是在探究中发展的。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不断探索教改模式已成为教学生态。小学语文到底怎样推进,我们都在积极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改;策略;
【正文】如何开展语文教学,让课堂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要求,达成新课标目标,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着力思考并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不断浮现,都在力求找到一种既彰显新时期教的要求,又能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良好教学模式。在这个背景下,我也对我自身实践的小学语文进行了大胆探索,得到了一些体会。我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开展的。
  一、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教师的标准示范,更是学生学习的生动教材。因此,教师自身教学语言的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实践也发现,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一掌语文课增色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在讲解时,如果不能做到语音标准、就不能准确诠释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美育的功能也将大为削弱。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于感染力的。语文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相应地要生动形象、精辟简练把语文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在展现在学生眼前,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因为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延长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动的语言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而变化,富有节奏感,时重时轻,时急时缓,抑扬顿挫,有板有眼,使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及时随语言强化而实现正向转移,使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协调同步。
  二、营造民主平等情感氛围
  新课改首先改变是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角色,只有思想变了,角色才能到位,才能为教服务于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因为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良好情绪、积极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在轻松愉快情绪氛围下,学生情绪随之高涨,产生浓厚兴趣,彰显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共鸣,进一步增进感情,形成师生同步的良好数学情感场,产生积极心理效应。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设想一个情绪不好、面目狰狞的教师能把学生教好吗?所以,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在亲和力的语言帮助下,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高效语文教学。
  (二)教学要民主,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三)采取鼓励、及时评价,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许多经验表明,及时鼓励、表扬,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效果。
  三、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朗读教学。”不仅如此,还指出了朗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就应以此为指引,强化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在实践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抓富有感情的语句、或者文章中心句等关键句进行训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语言基调,理解句子含义,还能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们就可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进行:“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这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句,理解了这句,就有了走向课文中心的钥匙。教学中,选择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一文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四、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常态,原因就在于多媒体功能强大,能创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感官参与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学生因没有经历过危险的那种体验,很难感知船被撞后船上人们的惊慌失措,所以学生的朗读是没有激情的。教学时,我们就可用多媒体放映一段从电影《泰坦尼克号》上剪辑下来的一个片断(船撞冰山画面)后,当学生看到船上的人在尖叫、奔跑,电影片断中的声、光对学生的感官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了,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当然,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还可以是多样的,但对于我们个体教师来说,还需要自我突破,创新,实现新的教改,让课“改”得更有效果,更能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永,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初探[J].教育学,2016年。
  [2]李宝荣,语文教学改革重在于“改”[J].陕西教育,2008年。
  [3]黄任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再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
  • 【发布时间】2018/11/4 10:46:26
  • 【点击频次】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