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晓雪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城东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宜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策略,从而确保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够实现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定教”是对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对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依照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多数时间只能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从学生身上得到教学反馈,也就不能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以学定教”是对传统“以教定教”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文章首先概述了以学定教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随后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对如何贯彻落实以学定教进行了分析说明。
  一、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
  1. 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中的绝大多数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实施以学定教策略时,一方面需要依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现教材知识和生活案例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需要,教师在开展以学定教策略时,要注重合理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模式。例如,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在本节课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探究性的作业或习题,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一来可以提高探究学习兴趣,二来也能够在探究学习中挖掘学生潜力。而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内分配3~5名成员,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数学课堂中以学定教的具体实施策略
  小学生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初期,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与当代学生观相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变被动接受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1.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根据不同学情的学生给出不同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给予简单的展示,激发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自主预习,思考探究,通过自我摸索,初步掌握该课重点内容,并对不理解的东西加以标记,这个过程中,体验通过自我努力获取新知识的喜悦以及激发对不懂的知识更深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小学五年级质数与合数为例,教师可设目标为“什么是质数合数,以及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正确的去学习
  课中,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并提出相互异议,这个过程中,老师加以引导,指点迷津。整个过程中,老师对班级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了解,进一步梳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合理引导,因材施教
  由于儿童生长具有不均衡性,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点拨以及对学生知识点进行教学,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进行课堂学习结果检测,老师给出相应的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还是以质数合数为例,老师给出这样一道习题:
  下面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学生独自作答,老师公布答案并进行小组讨论,帮助有错误的同学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教育学家福来登诺尔认为“数学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说明,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以往的教学工作,教育者作为成人社会代表,常常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仿佛不是自己需要的,而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需求。这种条件下,教育就不是为了教育的对象,而是为了教育者自己。换句话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必须依赖于教育才能健康成长。既然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就当然是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
  “以学定教”是诞生在教育改革大潮中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提倡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按照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以学定教”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完成自主学习探究,有效的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广泛实施。
  参考文献:
  [1]阮玉春.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快乐阅读,2016,(02):7
  [2]戴秀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7,(03):78.
  • 【发布时间】2018/11/12 9:01:08
  • 【点击频次】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