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心得
【关键词】 ;
【正文】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对的是高年级的智障学生,所以一个学期下来给我最最强烈的体会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发展;要有强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细致的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班上健康全面发展。作为骄阳班班主任,我对我们班活泼好动的特点,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
大多的残疾学生,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没有自我的约束能力,他们的生活很随意。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以语言的引导,还不如以身传教。我刚接触到这些孩子时,也很茫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他们很爱模仿别人,尤其是老师的一言一行更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他们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使他们也爱上学习。其次,我端正自己的品行,建立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刻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来影响他们,给他们树立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事实证明,这样的“身教”强于“言教”,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对症下药,即要明确疏导学生哪些心理障碍
针对特殊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一般会有懊丧心理,特别是测验、考试失败时最易产生恢心,表现为心情沉重,垂头丧气,长嗟短叹等;有时会产生对立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对老师持以敌意,有较强的对立情绪;有时会产生恐惧心理,学生偶犯错误,或活动与交往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恶果时,神情紧张,恐慌不安;还有时会产生防御心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又不想接受教师的帮助,处处设有戒心,表现十分拘谨,并由此还会产生揣测心理,对老师的一些活动安排、要求等作各种揣测。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加强思想品的教育
班风,即班级风气,是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学习态度,包含学习,言论,行为,兴趣等。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是孩子们是否能够取得优异的根本,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得心情舒畅。班集体是一个基层团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四、善于表扬
鼓励和表扬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比批评更好。如:我们班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更喜欢表扬。如我班的魏xx、刘xx等同学,顽皮好斗、控制力差、好挑头闹事、动不动就乱发脾气。针对这些特点,我抓住他们喜欢吃软不吃硬、好表扬的心理特征,我平时注意及时表扬他的闪光点,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交心。我还充分利用周五、周日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等,加大对学生的了解面,并与家长联合教育学生,及时把学生在近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并从家长的评价中,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和宝贵意见。在自身工作方面,我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班学生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会课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六、加强自信建立,培养学生积极态度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做好对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对于实现特殊教育班级管理工作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给学生以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恰当地将其放大,在帮助该学生建立自信的同时,也带给其他学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为特殊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因为受教育儿童的特殊性,而变得充满挑战,但其又因为特殊性而让特殊教育工作者变得骄傲与自豪,每当特殊儿童发生进步后,教师所感受的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从我国当前的特殊教育水平来看,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面对庞大的特殊儿童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在这里,为我们的每一个天使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在美丽的天空翱翔。
七、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有大多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父母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所以,我利用每周一,周五,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都会和家长聊聊孩子近期在校的变化,进步,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也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发现并制定解决的办法,帮助孩子改正。并叮嘱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的工作,家校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得以发掘。对于自己往返学校的学生,我一两周必须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总之,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注重残疾学生的发展,扬长避短,挖掘潜能;还要做好他们的领路人,树立好他们的自信心;更要做到因材施教,严慈相济。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才能让这些残疾学生更好地走上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
大多的残疾学生,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没有自我的约束能力,他们的生活很随意。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以语言的引导,还不如以身传教。我刚接触到这些孩子时,也很茫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他们很爱模仿别人,尤其是老师的一言一行更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他们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使他们也爱上学习。其次,我端正自己的品行,建立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刻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来影响他们,给他们树立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事实证明,这样的“身教”强于“言教”,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对症下药,即要明确疏导学生哪些心理障碍
针对特殊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一般会有懊丧心理,特别是测验、考试失败时最易产生恢心,表现为心情沉重,垂头丧气,长嗟短叹等;有时会产生对立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对老师持以敌意,有较强的对立情绪;有时会产生恐惧心理,学生偶犯错误,或活动与交往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恶果时,神情紧张,恐慌不安;还有时会产生防御心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又不想接受教师的帮助,处处设有戒心,表现十分拘谨,并由此还会产生揣测心理,对老师的一些活动安排、要求等作各种揣测。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加强思想品的教育
班风,即班级风气,是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学习态度,包含学习,言论,行为,兴趣等。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是孩子们是否能够取得优异的根本,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得心情舒畅。班集体是一个基层团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四、善于表扬
鼓励和表扬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比批评更好。如:我们班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更喜欢表扬。如我班的魏xx、刘xx等同学,顽皮好斗、控制力差、好挑头闹事、动不动就乱发脾气。针对这些特点,我抓住他们喜欢吃软不吃硬、好表扬的心理特征,我平时注意及时表扬他的闪光点,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交心。我还充分利用周五、周日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等,加大对学生的了解面,并与家长联合教育学生,及时把学生在近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并从家长的评价中,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和宝贵意见。在自身工作方面,我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班学生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会课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六、加强自信建立,培养学生积极态度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做好对他们自信心的建立,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对于实现特殊教育班级管理工作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给学生以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恰当地将其放大,在帮助该学生建立自信的同时,也带给其他学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为特殊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因为受教育儿童的特殊性,而变得充满挑战,但其又因为特殊性而让特殊教育工作者变得骄傲与自豪,每当特殊儿童发生进步后,教师所感受的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从我国当前的特殊教育水平来看,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面对庞大的特殊儿童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在这里,为我们的每一个天使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在美丽的天空翱翔。
七、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有大多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父母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所以,我利用每周一,周五,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都会和家长聊聊孩子近期在校的变化,进步,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也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发现并制定解决的办法,帮助孩子改正。并叮嘱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的工作,家校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得以发掘。对于自己往返学校的学生,我一两周必须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总之,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注重残疾学生的发展,扬长避短,挖掘潜能;还要做好他们的领路人,树立好他们的自信心;更要做到因材施教,严慈相济。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才能让这些残疾学生更好地走上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
- 【发布时间】2018/12/4 16:00:06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