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刘宁宁

【机构】 山东省滨州高新区小营实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起,较详细地讲解了课件的选择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并运用案例生动具体的展示了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于教学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交流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问世,给幼儿园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识能力。但在众多的运用实践中,笔者也不乏看到信息技术乱用甚至滥用现象,不仅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还使得课堂更为混乱,幼儿注意力更为分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实践策略作一商讨。
  一、科学使用,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是关键
  教育历经数次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应试”模式并没有彻底革掉,“一言堂”仍占有很大市场,幼儿教育这块以培养学生习惯、开发幼儿智力的育人净土也沾染了讲解之风,“满堂讲”也不是少数。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在分析中不难发现,掣肘教师教学改革的仍是“三难”问题,一是理念转变难,二是方法更新难,三是手段掌握难。虽然信息技术进校园已有时日,与课堂教学整合也有不少尝试,但如何科学使用,使其更好服务教学,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仍需要我们作大力探究。在众多解决办法中,我认为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是关键,只有以这种素养培养为前提,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深度融合才可能成为现实,才能真正为育人服务。
  二、营造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是重点
  幼儿教育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虽然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运用多媒体培养是实践反复证明确实不错的选择。我们知道,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仅能拓展知识呈现方式,改变传统静态、单一板书模式,还能通过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文本等多种媒介营造图文并茂、音像辉映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由于动感性强,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因而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方面就能起到良好作用。实践中,我们要运用于此,大力营造教学情境,以达到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散文诗《秋天的雨》这课时,由于该篇是以欣赏为重点,而我们知道,欣赏课往往比较枯燥、乏味,而且抽象,无法点燃幼儿学习激情。上课前,我们就可把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整合,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FLASH情境,在悦耳音乐的陪衬下,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诱人的糖炒栗子冒着香气,秋天的落叶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人们忙着采摘果子……,通过这样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幼儿注意力很快被聚焦,兴趣被激发,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动地把所听、所见的秋天与大家分享。
  三、培养思维,发展幼儿认知能力是追求
  幼儿阶段是人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儿童不仅要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意行走能力的培养,还要获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而认知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脑功能的进一步加强。我们从心理学研究得知,幼儿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这一特征决定了幼儿思维培养,需要以具体、直观的物象为载体开展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亲眼目睹中认识事物,积极表象,从而促进认知能力的有序发展。虽然直观教学方式很多,但综合考量多媒体是最方便快捷的,也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学习工具,不仅能满足幼儿好奇心理和认知规律的需要,还能综合运用形、声、色、光效果,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呈现出直观可感的事物,从而唤起幼儿有意注意,诱发幼儿情感共鸣,这不仅能激发幼儿兴趣,陶冶幼儿情操,还能极大地增强幼儿认知动力,促进大脑发展。因此,实践中我们要把此作为日常课堂教学的追求,列入教学目标中,践行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里,让幼儿切实有效地得到思维培养,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家园携手,打造家校共育平台是保障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功效!”因此,家园援手,找造家校共育平台是幼儿获得全方位教育的有效保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是没有任何手段能与信息技术相提并论的,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进万家活动已经实现,这就为打造家校共育平台提供了有效的硬件支撑和技术保障。现在还有为此“量身订制”的专业平台,如3iKids互动宝宝、乐现宝宝等,这些软件不仅功能齐全,具备视频直播、宝宝动态、宝宝点名、幼儿园通知、宝宝食谱、儿歌学堂、育儿知识、父母课堂等十多种功能,还具有家、园客户端APP,教师与家长随时随地通可过文本、语音、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家园沟通,互换幼儿学习、生活信息,互通教育方法与措施,从而共同担当起幼儿教育大任。
  总之,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应为之努力的实践课题。它必将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和研究的加深,达到深度运用。今天,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方法,增大课堂容量、破解教学重难点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优势,但与深度融合还在一定距离,我们还必须努力探索践行。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中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学与研究》,2013.10
  [2]安禹.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教育[J].《幼教博览》,2015.07
  • 【发布时间】2018/12/4 16:11:58
  • 【点击频次】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