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作者】 周世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仁义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任何一门学科,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课堂纪律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和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取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该学科或该堂课必定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生产生活实践和人的自身生长发育联系紧密,学生初学生物时基本都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将学生的这种兴趣能持久的保持下去,就要求老师在每节新课之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这就需要生物老师在不同教学内容上运用不同的导入技能,从一堂课上课开始就能牢牢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上。课堂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那么,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呢?本文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引入新课
  在生物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前后有联系,讲授新课之前,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如在上《空中飞行的动物》这一课时,先复习已学过的陆地上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从而很自然地导入空中飞行的动物的运动方式。
  二、通过多媒体视频导入法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节,通过精美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播放各种鸟类图片的同时,配以各种鸟的叫声,播放鸡卵的发育,从受精卵到雏鸡的过程,吸引学生眼球,引出此课,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音像图片导入 
  现在的生物课堂,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多媒体的使用教师一定不要忽略,它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它的视频、图片等方式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充实他们的视觉与听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们学起来更容易。 
  比如《动物的行为》这一内容,因为动物行为的概念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们难以理解,尤其是动物的状态变化这个地方。所以我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进行导入,在授课之前,我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里面有各种动物的不同行为:如雄鹰捕捉野兔的场面,现实生活中公鸡争斗情景,蛇的觅食方法,鸟儿筑巢等精彩情节,都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这些画面展示,不仅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还帮助学生们理解了动物行为的概念,为后续内容的讲授奠定了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上我们也要尽量为学生展示生命的活力,而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为生物课堂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们的印象非常深刻,让他们享受到美的熏陶。所以,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功能,这对我们的生物教学是有好处的。
  四、故事型导入方法
  每个人对于枯燥的知识兴趣都不大,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却会大大提高注意力,一个劲追问为什么,也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而初中生物教学中故事型导入方法就是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故事的带领下,进入学习状态。如《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这一课中,笔者就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首先笔者拟定了一个人名,小明。先开了场,小明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又出现在课堂故事里了。学生一听,笑声就来了。因为太多的例题与举例里,小明都是不断提到的人名。而今天笔者就是讲小明那只小狗的故事。首先小狗自身先天性就有一种领土意识,于是它会在家里四处撒尿,以示主权。但小明作为其主人,自然不能认可这种行为。于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教导。接下来让学生讲一下,自己家里如何去教小狗。学生的兴趣高昂,纷纷分享了自己家里与小狗间斗智斗勇的故事。家里没有小狗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接下来,笔者借着这一活跃的气氛便引出主题,先天性的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简单而明了地让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先天性行为,什么叫后天学习行为。这样的导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生物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学科,一切的知识都来自于实际。在这样的导入后,笔者发现学生几乎对这两个名词解释理解得非常精准与深刻。这也反映了良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留下深刻的记忆。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置疑导入法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总之,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课的起点。教师要想办法在上课的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所以,教师要根据所授课程的知识,巧妙地设计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8/12/4 16:12:32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