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策略探析

 

【作者】 曾杰贤

【机构】 四川省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本质和数学规律的反映,在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依然习惯单纯地讲解知识点,而缺乏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以及数学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使得学生难以在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影响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针对此,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采取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然而,很多数学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有效的课前准备可以为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重视教学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现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实际的工作,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建立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建立适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建立相应的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全面分析数学教学内容,对那些相对较难的问题,建立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融入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划归这一数学思想方法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学会怎样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为整数的除法,从而将数学思想同教学内容加以结合。
  2.了解教材
  数学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吃透教材,全面掌握数学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再将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为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辅助。其次,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将数学思想渗透到课前预习过程中。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为后期的课堂教学工作奠定基础。数学教师可以在设置前置性作业的时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认识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在课前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将相应图形的特征描述出来,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生活中寻找具备这种图形特征的物体,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将其融入所学习的图形之中。这样就可以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也因此掌握了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二、在课堂教学阶段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课堂教学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工作,还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类比归纳性思维的培养,这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能力,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长方形这个图形的概念时,很多小学生对这个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强的数学概念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桌表面进行研究,探究这个图形的形状,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图形的特征。还可以让学生对黑板、教室的门窗等进行研究。学生通过研究之后就能掌握长方形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图形属性的归纳掌握长方形这个图形的概念。又如,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25÷3”这个算术式子,让学生用25根火柴棒摆三角形,告诉学生余下的不能摆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的火柴棒根数就是余数。在这个基础上,数学教师再给学生“25÷4”这个式子,让学生算出这个式子的余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以及蕴含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通过归纳总结和反思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对于相应数学思想方法的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才能准确而快速地解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认真归纳和总结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对相应数学知识当中所含有的数学思想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梳理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才能更加熟练地运用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题。
  四、课余生活中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对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及吸收情况,作业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加以巩固。所以,布置的课后作业要让学生更好地消化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留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例如,同学们周末去公园游玩,一共有5名同学,每个人的门票为10元,需要花多少门票钱?教师留完这类应用题,学生完成后,可以鼓励其自己出题自己答,或者给小伙伴出题,就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和生活化,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其各种知识的启蒙,也关系到其终身学习的质量。小学数学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直接关系其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理性逻辑思维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小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教育,2017(2).
  [2]田润垠,胡明.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4).
  • 【发布时间】2018/12/4 16:13:09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