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作者】 李郑璇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黄格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只有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活学活用,才能使数学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识到: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活学活用数学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这门学科学以致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前行的动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所得:越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因此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前行的动力。通过以下几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学不疲。”课堂上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前提。每上一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开场白”。上课开头处理得好,就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注意上课刚开始就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刚开始,我说:“同学们,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整数,我就可以判断它能不能被2、5、3整除。”同学们一听,半信半疑,都想试一试。一个学生说:“58”我说:“能被2整除。”一个学生说:“294”我说:“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同学们接二连三地说出了很多数,我都能迅速地判断出来。并经过同学们的笔算验证,都准确无误。这时同学们都感到奇怪,疑问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由好奇心又转变成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我因势利导地向学生说明,我是如何根据数的特征作出判断的。这样通过“开场白”的引趣,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接引用,巧妙设计,引疑激趣,导入新课,使一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并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更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进一歩得到发展。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提出这样“古怪”问题让学生回答:“小英的妈妈40周岁的生日,才过第十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听了感到十分奇怪,从而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能迅速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
  二、合理的提问,扩充学生思考空间 
  一个好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仅仅为了提问而提问,脱离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提问的问题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此,当我们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一定要清楚提问的对象,他们是刚学习不久的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提问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例如,当教师问道“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时,一般情况下学习稍好的学生就会脱口而出,而那些学习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就会放弃思考的想法,附和着其他学生一起回答,这样的提问看似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没有起到问题所问的意义,没有实际价值,这类问题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思考过程也趋于简单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特别是中等和中等偏差的学生。然而,当问到的问题“太迂曲,太深奥”时,学生思考了好一会儿,仍然不会,甚至连问题的要点还没弄清楚,像猜谜语一样,或者问题问得模糊不清,学生尽管说出了答案,但是很难判断对或者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数学教学的弊端,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与表达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三、结合儿童生活实际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出示了火车票、门牌号码、站牌、车牌、篮球比赛的比分……学生从这么多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学过的20以内的数已经不能完全表示生活中的数了,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
  四、设计各种各样的作业,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
  其次,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
  一是口头作业,说解题思路、算理,看图编题等。
  二是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
  三是思维性作业,设置要认真思考的习题、应运题等。
  四是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等。
  五是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开放作业。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不仅在课堂内可以,在课堂外、在家里都可以不经意地去培养。例如,给学生讲数字故事、猜数字谜语、做数字游戏、听乘法口诀和加法音乐等等,甚至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一个简单设问,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培养学习兴趣是为了让学生有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想学、乐学。
  • 【发布时间】2018/12/4 16:16:10
  • 【点击频次】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