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点滴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本文认为,要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例题生活化,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练习设计生活化,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数学语言运用要生活化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教材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教师不要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李的爸爸和妈妈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妈妈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她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五、数学的问题要生活化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
六、练习设计生活化
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房间的长和宽,求出房间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房间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3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七、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张贵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OL].学周刊,2019(02):56-57[2018-12-20].https://doi.org/10.16657/
j.cnki.issn1673-9132.2019.02.034.
[2]魁永菊.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3]贺薇.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4]王本忠.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7.
[5]侯瑞.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N]. 发展导报,2018-11-09(023).
[6]狄云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OL].学周刊,2018(30):72-73[2018-12-20].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43.
[7]赖来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45-146.
[8]夏玉才.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途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91.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数学语言运用要生活化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教材例题生活化
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教师不要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李的爸爸和妈妈领了工资,去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妈妈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她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五、数学的问题要生活化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
六、练习设计生活化
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房间的长和宽,求出房间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房间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3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七、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张贵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OL].学周刊,2019(02):56-57[2018-12-20].https://doi.org/10.16657/
j.cnki.issn1673-9132.2019.02.034.
[2]魁永菊.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3]贺薇.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4]王本忠.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7.
[5]侯瑞.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N]. 发展导报,2018-11-09(023).
[6]狄云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OL].学周刊,2018(30):72-73[2018-12-20].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43.
[7]赖来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45-146.
[8]夏玉才.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途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91.
- 【发布时间】2019/1/3 11:30:04
- 【点击频次】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