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作物田间管理建议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作物田间管理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出来农作物田间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合理化建议,为指导农民做好后期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措施,为农业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作物;田间;管理;建议
进入七月份,玉米全面进入抽雄——孕穗期,水稻进入抽穗期,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抗旱、防涝的准备工作的关键时期。应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采取拔除杂草、适时追肥、合理施用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有效措施,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确保适期安全成熟。加强田间管理,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促早熟
玉米抽雄开花、水稻出穗将进入快速生殖生长期,对水肥等需求量大,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各地要酌情灌溉。同时,早施粒肥、喷施叶面肥等促进早熟。
二是清除杂草防草荒
旱田拔除田间大草,清理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草籽数量,以防导致明年草荒。水田要清除池埂、灌渠杂草,并重点清除田间野慈菇等大草,以利于水稻生长。对前期除草剂应用效果不好的旱田和水田,都不能再施用除草剂,只能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避免产生药害。
三是防治病虫危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气候特点和病虫发生规律,加大普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生趋势和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要重点做好玉米斑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做好农药、药械等物资准备,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大面积危害。作物进入各种病虫害多发期,各地要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跟踪调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大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粘虫、玉米螟、蚜虫、蝗虫、双斑萤叶甲、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曲病等重点病虫草害的监控力度,及时查田监测,早动作、早发现,科学有效防治,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在水稻进入始穗期(破口期),预计一周的时间将进入齐穗期,这一时期是水稻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因此,要抓紧开展对稻瘟病进行防治。
同时,要提前准备好各类防治药剂和防治药械,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病虫害大面积危害。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按照标准施药,采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喷杆机和机载喷杆喷雾机施药的要选用优质喷头,注意压力、风向并严格控制药液量及行走速度。
四是强化防涝措施
积极做好洪涝灾害的预防应对工作,把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洪涝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突出灾害,因此如何指导群众防灾减灾、抗灾自救、恢复生产,是这个阶段的关键问题。针对因雨水冲刷导致田间沟渠垄形变浅、作物植株倾斜、根系外露、生长受阻、抗性下降、肥料流失等实际情况,各地要采取以排涝降渍、加强田间管理为重点的农艺措施。一是组织田间排水。对旱田受灾较轻的地块,要及时采取机械或人工办法清沟除渍,积水严重的地块要组织强排;对水田要排水晒田,提高地温,确保正常生长。二是培土壅根、整理植株。对轻微受灾的作物进行扶直和培土壅根,恢复根系生机。三是增施钾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关键词:作物;田间;管理;建议
进入七月份,玉米全面进入抽雄——孕穗期,水稻进入抽穗期,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抗旱、防涝的准备工作的关键时期。应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采取拔除杂草、适时追肥、合理施用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有效措施,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确保适期安全成熟。加强田间管理,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促早熟
玉米抽雄开花、水稻出穗将进入快速生殖生长期,对水肥等需求量大,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各地要酌情灌溉。同时,早施粒肥、喷施叶面肥等促进早熟。
二是清除杂草防草荒
旱田拔除田间大草,清理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草籽数量,以防导致明年草荒。水田要清除池埂、灌渠杂草,并重点清除田间野慈菇等大草,以利于水稻生长。对前期除草剂应用效果不好的旱田和水田,都不能再施用除草剂,只能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避免产生药害。
三是防治病虫危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气候特点和病虫发生规律,加大普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生趋势和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要重点做好玉米斑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做好农药、药械等物资准备,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大面积危害。作物进入各种病虫害多发期,各地要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跟踪调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大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粘虫、玉米螟、蚜虫、蝗虫、双斑萤叶甲、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曲病等重点病虫草害的监控力度,及时查田监测,早动作、早发现,科学有效防治,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在水稻进入始穗期(破口期),预计一周的时间将进入齐穗期,这一时期是水稻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因此,要抓紧开展对稻瘟病进行防治。
同时,要提前准备好各类防治药剂和防治药械,确保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病虫害大面积危害。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按照标准施药,采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喷杆机和机载喷杆喷雾机施药的要选用优质喷头,注意压力、风向并严格控制药液量及行走速度。
四是强化防涝措施
积极做好洪涝灾害的预防应对工作,把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洪涝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突出灾害,因此如何指导群众防灾减灾、抗灾自救、恢复生产,是这个阶段的关键问题。针对因雨水冲刷导致田间沟渠垄形变浅、作物植株倾斜、根系外露、生长受阻、抗性下降、肥料流失等实际情况,各地要采取以排涝降渍、加强田间管理为重点的农艺措施。一是组织田间排水。对旱田受灾较轻的地块,要及时采取机械或人工办法清沟除渍,积水严重的地块要组织强排;对水田要排水晒田,提高地温,确保正常生长。二是培土壅根、整理植株。对轻微受灾的作物进行扶直和培土壅根,恢复根系生机。三是增施钾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 【发布时间】2019/1/3 14:18:41
- 【点击频次】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