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评价的探索

 

【作者】 贾林勇

【机构】 山东省惠民县清河镇林樊学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能力提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过程评价的方式
  1. 数学学习档案
  用数学学习档案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数学过程,可以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学生在收集学习数学记录的过程中,会看到自己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知识,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怎样就是好的,怎样就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在建立数学学习档案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一方自我展示区域,供学生办个人数学学习记录展览,如开办“×××个人数学学习成长足迹展”,或“×××学习档案展”等。任何一名同学只要提前向老师提出申请,都可运用那块区域,所展出的学习记录可由自己或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之下设计完成。
  2. 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二次评价或延迟判断是保护学生学习信心和热情的有效手段。
  二、过程评价的四个关注
  1.关注过程
  儿童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过程评价应从第一学期开始,关注全面,关注全程。过程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眼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关注平时
  教师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有学习前的预习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该包括课堂上的评价、活动课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它活动的评价,要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评价过程化要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等。关注呈现过程评价要防止空泛,教师要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形成清晰的评价轨迹。可采用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免试与重试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测量,制作等。让每个人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关注个性
  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对于相对后进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关注发现
  过程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前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后者通过具有一定情境的问题进行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是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过程评价中关注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创新内容的空间,需要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参与小组活动与交流,进行必要的解疑、补充、讲述、总结和板书。创造某种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作为教师只有把握好对数学课堂的评价,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吴立勇.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评价策略的初探[J].《教育研究》,2015.03
  [2]孙艳洲.数学目标教学及其评价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7.09
  • 【发布时间】2019/1/3 14:23:21
  • 【点击频次】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