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合作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历史课堂中实施合作式教学中,要充分应用问题式合作策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联系课堂内外和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式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初中历史作为学校教育的奠基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是其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在此情况下,合作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运而生。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谈谈合作式教学在其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合作式教学的类型
合作式教学主要分为问题式合作与研究式合作两种类型。问题式合作是指学生与学生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但有别于传统的课堂讨论。初中历史课堂中的问题式合作主要分为如下五个步骤:一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下提出疑问;二是教师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分组情况合理分配问题;三是展开讨论,直至各小组得出结论;四是总结评价。研究式探究主要指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课后查找资料、展开研究,最后向教师提交研究过程和结果,由教师进行评价。这种探究方式首先将学生分为4至6人的小组,资料获取的渠道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资料类型包括影音、文字、图片等各种类型。在研究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学生都独立负责一项任务,最后到小组汇总、筛选,由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合作成果。这种合作方式教学的实施,首先要确立小组合作的分工和流程,教师要加强检查督促,最后合理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多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创设趣味氛围,实施历史合作式教学。常言说得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引导启发为主,把教学经历花在启发学生的兴趣上面。当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会把历史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新课程理念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教师从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心理偏好等具体特点出发设计各种教学任务。各种教学活动围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中心,强化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敢于实践的综合能力,达到遇到问题不妥协、分析问题不呆板、解决问题不僵化的教学目的,切实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开创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讲课过程中努力营造课文所表现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再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教师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乐于上课、想上课。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一课时,我们可以将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宫殿的故事创设情境,描述给学生听,同时,将当时盛世的场面运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感觉置身于那个时代,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描述自己对这个时期的历史的看法,最终得出自己的历史观点。这种创造情景协作探究的合作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让学生通过图片的播放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时代。
(二)联系课堂内外,实施历史合作式教学。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生活”。我们知道,现实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直观上感受和体验,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想学习才能切实增强学习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发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探索和钻研身边的各种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十八大三种全会后,国家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响应。借此联系,我们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生活好了,还要勤俭节约?引导学生从我国历史传统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如朱元璋当皇帝后生日宴席只有四菜一汤,让官员保持勤俭的作风,还有建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勤俭习惯等,让合作小组学生通过讨论、举例子等方式理解我国政策具有的历史传统和依据。
(三)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实施历史合作式教学。历史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组织形式,然而,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这种先进的模式完全照搬照抄到日常历史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只能贯穿于教学。日常教学中传统的说教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能够与新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互补。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让历史教学有着很高的教学效率。在历史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中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一些综合性很高的历史问题和学习任务,需要我们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攻克。一味的追求合作教学而教学,不仅仅会浪费师生宝贵的实际,还会让中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积极性。因此,历史老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树立起明确学习目标,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历史知识情况,根据目标来选择教学方式。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一旦设立,再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把握这样的教学原则,我们在进行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以讲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独立学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当我们对历史的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评论的时候,这时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成果。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历史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这个特定阶段,实施合作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向多方面能力,拓展他们学习方式,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杜琴芳,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高成辉,浅谈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年。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式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初中历史作为学校教育的奠基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是其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在此情况下,合作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运而生。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谈谈合作式教学在其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合作式教学的类型
合作式教学主要分为问题式合作与研究式合作两种类型。问题式合作是指学生与学生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但有别于传统的课堂讨论。初中历史课堂中的问题式合作主要分为如下五个步骤:一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下提出疑问;二是教师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分组情况合理分配问题;三是展开讨论,直至各小组得出结论;四是总结评价。研究式探究主要指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课后查找资料、展开研究,最后向教师提交研究过程和结果,由教师进行评价。这种探究方式首先将学生分为4至6人的小组,资料获取的渠道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资料类型包括影音、文字、图片等各种类型。在研究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学生都独立负责一项任务,最后到小组汇总、筛选,由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合作成果。这种合作方式教学的实施,首先要确立小组合作的分工和流程,教师要加强检查督促,最后合理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多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创设趣味氛围,实施历史合作式教学。常言说得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引导启发为主,把教学经历花在启发学生的兴趣上面。当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会把历史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新课程理念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教师从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心理偏好等具体特点出发设计各种教学任务。各种教学活动围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这个中心,强化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敢于实践的综合能力,达到遇到问题不妥协、分析问题不呆板、解决问题不僵化的教学目的,切实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开创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讲课过程中努力营造课文所表现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融入其中,再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教师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乐于上课、想上课。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一课时,我们可以将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宫殿的故事创设情境,描述给学生听,同时,将当时盛世的场面运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感觉置身于那个时代,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描述自己对这个时期的历史的看法,最终得出自己的历史观点。这种创造情景协作探究的合作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让学生通过图片的播放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时代。
(二)联系课堂内外,实施历史合作式教学。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生活”。我们知道,现实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直观上感受和体验,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想学习才能切实增强学习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发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探索和钻研身边的各种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十八大三种全会后,国家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响应。借此联系,我们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生活好了,还要勤俭节约?引导学生从我国历史传统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如朱元璋当皇帝后生日宴席只有四菜一汤,让官员保持勤俭的作风,还有建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勤俭习惯等,让合作小组学生通过讨论、举例子等方式理解我国政策具有的历史传统和依据。
(三)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实施历史合作式教学。历史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组织形式,然而,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这种先进的模式完全照搬照抄到日常历史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只能贯穿于教学。日常教学中传统的说教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能够与新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互补。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让历史教学有着很高的教学效率。在历史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中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一些综合性很高的历史问题和学习任务,需要我们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攻克。一味的追求合作教学而教学,不仅仅会浪费师生宝贵的实际,还会让中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积极性。因此,历史老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树立起明确学习目标,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历史知识情况,根据目标来选择教学方式。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一旦设立,再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把握这样的教学原则,我们在进行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以讲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独立学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当我们对历史的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评论的时候,这时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成果。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历史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这个特定阶段,实施合作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向多方面能力,拓展他们学习方式,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杜琴芳,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高成辉,浅谈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年。
- 【发布时间】2019/1/3 14:25:27
- 【点击频次】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