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利用乡土材料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关键词】 ;
【正文】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农村有金黄色的麦杆、五彩缤纷的种子、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各种树叶、树枝、根,为农村幼儿园美工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美工活动应当是和幼儿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和周围的大自然息息相关,让农村的幼儿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并用这些来装扮自己的生活。近年来,我们在长期的日常农村美工教学中,挖掘农村本土资源,以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自然物为切口,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美工活动,实现美工教学从学科本位到成为幼儿主动创造活动的转变,以五彩缤纷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探索适合农村幼儿园的美工教学出路。
一、凸显农村自然特色,开展多元化的美工活动
(一)回归自然本色,开展色彩类美工活动
(1)染色活动。染色活动中,我们根据材料如狗尾巴草、麦穗、树枝用画、浸、染的方法进行染色,然后将几种材料组合、扦插,幼儿在染色活动中,参与性高,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2)色彩组合。色彩组合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在农村自然物中他们根据色彩进行组合,创造出许多生活艺术品。如:在《彩色蔬果瓶》的美工活动中,幼儿选用各种色彩的水果、蔬菜,将其放在瓶子里,进行各种颜色的组合,当他们将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各种颜色蔬果进行自由组合,塑造出各种美丽的装饰瓶时,他们都有成功的喜悦。(3)石头画。在《奇妙的石头画》中,虽然幼儿的画笔还很稚嫩,但在他们大胆涂色的过程中,我们能明确感到幼儿成功的喜悦,有的说画的是蛋,有的说是机器人、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汽车……幼儿就在不同的色彩游戏中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4)拓印。在活动中,幼儿利用各种叶子、草、蔬菜切面等进行大胆的拓印,不仅感受到了玩色游戏的乐趣,还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无限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挖掘自然特性,开展拼贴类美工活动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神奇的资源,不仅色彩斑斓,而且有其独特的造型。因此,我们充分分析研究这些自然物的自然特点,开展了拼贴活动。在拼贴与组合中,我们重视美来源与生活,在用美来装扮生活,不仅在选择的材料上做深挖掘,而且也注重作品的最后走向生活,如好吃的蔬菜汤,让幼儿感受到原来吃也是一门艺术,在相框与装饰瓶的过程中,幼儿体会到生活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装扮的。
(三)寄予奇思妙想,开展造型类美工活动
“对于儿童来说,艺术是一种游戏,只有儿童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自然物造型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切、刻、划、绑、插、摆弄等看似笨拙、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对自己动作产生的“痕迹”发生兴趣,从而在不断摆弄不断调整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在一次《有趣的蔬菜娃娃》制作过程中,有个小朋友洋洋得意的举着插满牙签的土豆告诉我那是“千手机器人”,可见,自然物造型活动的作品未必成熟,但幼儿在其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捕捉自己创作的痕迹。
二、关注新农村文化,体现美工活动组织的多元性
(一)拓展课堂形式,显示美工活动组织的开放性
在平时美工活动的组织中,我们并不局限与课堂教学,而把很多活动的地点放到大自然中,优美原始的大自然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如,“美丽的野花野草”活动,我们让幼儿在田野里摘摘花拔拔草,并让幼儿将采集来的花草色彩搭配插在小瓶里,坐在田埂上将小花作成小挂件等等。这样的活动幼儿能随时采集所需材料进行自己的发现与构想,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
(二)将时代元素融入农村美工活动,显示美工活动组织的时代性
虽生长在农村,但现代生活的气息随着网络、媒体等扑面而来,因此,我们赋予农村美工新的时代元素,让幼儿从周围农村自然物中感受到美,也让幼儿在参观欣赏中感受时代气息,进而在作品创作中融入时代元素。如我们看到现如今比较流行的十字绣,我们就用麻布袋学习用十字绣的方法在麻布上编绕图案等。
(三)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体现美工活动组织的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选择的美工材料都是农村自然物。我们的美工作品的创作也回归与生活。如:《好吃又好看的蔬果拼盘》,通过幼儿对凉拌蔬菜及水果的色彩搭配及形状的选择,最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三、感受创作快乐,塑造农村新美工
(一)在活动中应注重尊重幼儿,引发幼儿自我表现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创作作品是千奇百怪的,有时甚至看上去和主题不着边际的,但孩子在创作过程却能快乐的表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足够的“宽容”,能允许幼儿的自由发挥与“出错”,另外一方面也要及时和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积极引发幼儿自我表现。
(二)材料选择应注意适宜性安全性原则
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上,教师应注意按幼儿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粘贴活动中按照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注重做蔬菜和水果的娃娃等大点的材料;大班小朋友则选择编织、种子粘贴等精细又难度较高的活动,还要求幼儿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作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材料的选择也要注意安全性,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如,在《有趣的树叶粘贴》活动中,幼儿采集来了各种形状与色彩的叶子,其中有种植物叶子带刺容易将幼儿手割破,所以对材料也要有选择性。
(三)应注重环境的同步创设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支撑幼儿的活动,也要为幼儿创作创设同步的环境空间。如幼儿作品的展示空间、幼儿操作的区角环境、教室环境等,使幼儿身临其境,获得创作灵感,并能展示自己获得满足感。
一、凸显农村自然特色,开展多元化的美工活动
(一)回归自然本色,开展色彩类美工活动
(1)染色活动。染色活动中,我们根据材料如狗尾巴草、麦穗、树枝用画、浸、染的方法进行染色,然后将几种材料组合、扦插,幼儿在染色活动中,参与性高,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2)色彩组合。色彩组合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在农村自然物中他们根据色彩进行组合,创造出许多生活艺术品。如:在《彩色蔬果瓶》的美工活动中,幼儿选用各种色彩的水果、蔬菜,将其放在瓶子里,进行各种颜色的组合,当他们将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各种颜色蔬果进行自由组合,塑造出各种美丽的装饰瓶时,他们都有成功的喜悦。(3)石头画。在《奇妙的石头画》中,虽然幼儿的画笔还很稚嫩,但在他们大胆涂色的过程中,我们能明确感到幼儿成功的喜悦,有的说画的是蛋,有的说是机器人、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汽车……幼儿就在不同的色彩游戏中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4)拓印。在活动中,幼儿利用各种叶子、草、蔬菜切面等进行大胆的拓印,不仅感受到了玩色游戏的乐趣,还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无限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挖掘自然特性,开展拼贴类美工活动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神奇的资源,不仅色彩斑斓,而且有其独特的造型。因此,我们充分分析研究这些自然物的自然特点,开展了拼贴活动。在拼贴与组合中,我们重视美来源与生活,在用美来装扮生活,不仅在选择的材料上做深挖掘,而且也注重作品的最后走向生活,如好吃的蔬菜汤,让幼儿感受到原来吃也是一门艺术,在相框与装饰瓶的过程中,幼儿体会到生活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装扮的。
(三)寄予奇思妙想,开展造型类美工活动
“对于儿童来说,艺术是一种游戏,只有儿童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自然物造型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切、刻、划、绑、插、摆弄等看似笨拙、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对自己动作产生的“痕迹”发生兴趣,从而在不断摆弄不断调整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在一次《有趣的蔬菜娃娃》制作过程中,有个小朋友洋洋得意的举着插满牙签的土豆告诉我那是“千手机器人”,可见,自然物造型活动的作品未必成熟,但幼儿在其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捕捉自己创作的痕迹。
二、关注新农村文化,体现美工活动组织的多元性
(一)拓展课堂形式,显示美工活动组织的开放性
在平时美工活动的组织中,我们并不局限与课堂教学,而把很多活动的地点放到大自然中,优美原始的大自然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如,“美丽的野花野草”活动,我们让幼儿在田野里摘摘花拔拔草,并让幼儿将采集来的花草色彩搭配插在小瓶里,坐在田埂上将小花作成小挂件等等。这样的活动幼儿能随时采集所需材料进行自己的发现与构想,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
(二)将时代元素融入农村美工活动,显示美工活动组织的时代性
虽生长在农村,但现代生活的气息随着网络、媒体等扑面而来,因此,我们赋予农村美工新的时代元素,让幼儿从周围农村自然物中感受到美,也让幼儿在参观欣赏中感受时代气息,进而在作品创作中融入时代元素。如我们看到现如今比较流行的十字绣,我们就用麻布袋学习用十字绣的方法在麻布上编绕图案等。
(三)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体现美工活动组织的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选择的美工材料都是农村自然物。我们的美工作品的创作也回归与生活。如:《好吃又好看的蔬果拼盘》,通过幼儿对凉拌蔬菜及水果的色彩搭配及形状的选择,最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三、感受创作快乐,塑造农村新美工
(一)在活动中应注重尊重幼儿,引发幼儿自我表现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创作作品是千奇百怪的,有时甚至看上去和主题不着边际的,但孩子在创作过程却能快乐的表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足够的“宽容”,能允许幼儿的自由发挥与“出错”,另外一方面也要及时和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积极引发幼儿自我表现。
(二)材料选择应注意适宜性安全性原则
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上,教师应注意按幼儿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粘贴活动中按照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注重做蔬菜和水果的娃娃等大点的材料;大班小朋友则选择编织、种子粘贴等精细又难度较高的活动,还要求幼儿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作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材料的选择也要注意安全性,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如,在《有趣的树叶粘贴》活动中,幼儿采集来了各种形状与色彩的叶子,其中有种植物叶子带刺容易将幼儿手割破,所以对材料也要有选择性。
(三)应注重环境的同步创设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支撑幼儿的活动,也要为幼儿创作创设同步的环境空间。如幼儿作品的展示空间、幼儿操作的区角环境、教室环境等,使幼儿身临其境,获得创作灵感,并能展示自己获得满足感。
- 【发布时间】2019/1/3 14:32:14
- 【点击频次】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