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方法探究

 

【作者】 廖 利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城东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都是十分崇拜教师的,老师说什么几乎就是什么,那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种信任。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讲,应该多让学生活动,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和智慧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意义
  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自主活动,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耐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只有积极和谐的互动,语文课才谈得上乐教乐学。否则,小学语文课堂就成了一潭死水。但怎样互动也是需要探讨的,不是热闹就是真正的互动,不是满堂问满堂回答就是互动,互动需要质量,需要张弛有度,突出重点,收放自如。下面,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的一些问题。
  一、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是一个说起来好说,但做起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些局限于原有教学思想的教师认为,师生互动要以教师为主,教师让学生说什么,学生就说什么,如果出了这个圈,那就算犯规了。并且,这样的互动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回答问题是为教师讲服务的。有时,一节课,教师都陶醉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对文本的探讨中去。教师讲的就是需要死死记住的,哪怕学生们心中存有疑虑,不同意教师的见解,也要记住。这其实就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闭了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互动。长期下去,学生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懒得问懒得想了,因为,怎么都是老师讲得对,自己就算是提出不同意见,那也得按教参上说的。这其实是关闭了学生互动的窗户。其实,学生和教师互动,其本质就是在思考。就是在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梳理。只有学生自身去思考,然后去表达,才能真正进入了学习的境界。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讲道理,那看似大家参与的语文课堂学习,也只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事。学生的思想是被禁锢的。可见,师生互动有多么重要,学生们不是没有思考的能力,也不是不喜欢,而是教师没有给他们机会,或者没有充分给。于是,学生们就习以为常,一个个三缄其口,像小木偶一样被指挥者,摆布着。久而久之,学生自主思考的翅膀就被剪掉了,或者慢慢退化。等升入高一级的学习环境,自己也不会独立的思考。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多么重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调,生生互动少,师生互动多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多地采用与所有学生进行集体互动,或者与个体学生进行单独互动的模式,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因此,在讲授小学语文时,教师应对课堂中互动交流形式单调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偏颇,情谊互动少,认知互动多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将学生掌握知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这样往往会忽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很多学生将学习知识作为到学校学习的唯一目的,而不愿意花时间与其他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可以展现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和个人的长处,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真诚有效的情感交流,不仅能使学生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促进情感交融,学生还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深度不够,多为浅层次互动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模式的单调性,教师对于很多互动模式都缺少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多采用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单一模式,学生之间很难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教学活动也就显得枯燥乏味。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的知识不容易产生兴趣,从而很难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解决互动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将自己放在主体位置,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全面的互动,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开展增进情谊的交流互动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形成情感态度,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设置一些情景类、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丰富自己的体验,同时也更加有兴趣去学习。
  (三)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性应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牢牢抓紧。小学生十分喜爱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资源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生打造多面立体的教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内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源、精美图片、音频资源等。将其编辑至教学课件之中,在课前环节播放给学生,辅以一段优美的葫芦丝乐,给予学生视觉、听觉多重感官冲击,让学生直观清晰的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并非浪得虚名。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高度渴望了解课文内容。为提高师生互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采取分层提问
  以往教师在提问时习惯性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没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的提问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满足。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分层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首先,对班级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层面。针对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学生参与率。
  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过后应引导学生进行反问,促进其思维发散。将课堂互动从单向互动变成双向互动,提高师生互动性。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转换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贾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67.
  [2]陈观发.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好家长,2017(68):177.
  • 【发布时间】2019/1/3 14:37:36
  • 【点击频次】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