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粗浅认识

 

【作者】 邓家奎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智力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工具的推广和普及,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正呈减弱的趋势。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的实际,从算法算理的理解、口算训练的加强、重视估算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旨在抛砖引玉,唤起数学老师对计算能力培养的共鸣。
  关键词:提高;计算能力;数学素养;数学成绩
  时光荏苒,在不知不觉中,我已整整从教十八个年头了,回首这些悄悄流逝的时光,有苦有乐,有得有失。曾几何时,和当初一起走出师范校门的同学兼同事聊天,一聊到我们的学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现在的数学知识比起我们刚走上讲台那时的数学知识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减少,知识的难度也有明显的降低,可如今的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却赶不上以前的孩子的成绩。仔细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的下降。由于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小学教材对计算能力要求也有所调低了。但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计算能力的下降,必然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整体下降,成绩自然不理想。计算能力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智力条件,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结合自己教学工作的点滴,我有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课标》指:“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实践的一个难点。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思维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基本目标的。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优化算法。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26×21,不进位的两位数的乘法已经学过,本题只是多了进位,为此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情况:   
  ①26×21=26×7×3=182×3=546  
  ②26×20=520
  26×1=26
  520+26=546   
  ③20×21=460
  6×21=126   
  420+126=546   
  ④竖式计算         
   26   
  ×21   
  ————   
   26   
   52   
  ————   
  546 
  接着对比算法、优化算法,这些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和选择的过程,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优化的主体是学生,优化的结果不是一种答案。 
  二、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1、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课前轮流出12题口算题,出得好的评为“口算明星”。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出题的类型也各式各样,又因为题目是学生自己出的,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最后用开火车进行反馈。 
  2、利用“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三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出题、一个学生说出得数、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并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赛的胜负情况。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还把游戏带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   
  三、重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的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如:教学《整理书包》先出示主题图一个书架有12层,每层14本,150本书放得下吗?先让学生独立估算,集体反馈。①、14×10=140(本)②、15×10=150(本)当然估算只能发现计算中的明显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只有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所以接着让学生求出这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并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又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体育场》时,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观众?多数学生看到题目觉得十分困难,“老师,密密麻麻的人我们怎么估计呀?”学生显得无从下手。为此,我在教学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充分发挥有升的带动作用,让他们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再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约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看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   
  生2: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约是200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20排,大约共4000个座位。   
  生3: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个方为大约坐4000人。……   
  这些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所在教学适应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在这样估算方法的学习探究众位学生检验三位数乘两位数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提供基础,同时促进学生判断、推理等多向性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了,数学素养也随之提高,数学成绩自然也就升上来了。正如我们在9月14日参加翠屏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培训时,农业街小学的尹再群老师说的那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一直在路上”。  
  • 【发布时间】2019/1/3 14:40:05
  • 【点击频次】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