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激发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 熊兴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教师教学课堂内情况入手,浅析了兴趣在目前教学中的重要性,浅谈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以数学为乐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在启蒙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能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甚至不利于学生的以后发展和课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教师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合理创设出形式多样的引入方式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同时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做到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师生之间要以充分的交流为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提,现代的教育哲学改变了传统的“以师为尊”的权威式课堂。现代化的教育哲学是推崇人的自然性格,实施教育就是将人的潜力激发出来,在让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熏陶的同时,也能够完善其人格。当前我国小学生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对数学教师的喜欢可以完全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了解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的变动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授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本质上尊重小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和蔼可亲,也能让学生产生同理心理,尊重老师。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宽松的交流氛围,要选择适当的、合理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与老师交流,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慢慢建立起来。
  二、自觉参与课堂,体验学习兴趣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
  三、实践教学升华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 数学作为基础性的知识内容, 实用性很强, 教材中呈现出的理论性的推理内容、原理知识都是通过实践证明而得出的。 在教学中, 教师简单地将知识原理和推理内容出示给小学生看 ,小学生很难理解, 运用起来也是…知半解。 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尝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自我实践、观察、推理得出结论, 促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新知的探究中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真谛, 升华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如, 在学习“ 三角 形 的 内角和 ” 时, 单纯地让学生背诵 “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0 或者采取推理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时, 教学效果不好。 对此,笔者让学生动手实践去验证新知。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有的学生直接用量角器去量三角形的每一个角 , 之后将它们相加, 得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都 是1800。
  四、训练评讲,伴随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只学不练,学到的知识不仅掌握不牢,无法熟练应用,而且容易遗忘。但数学的练习大多为计算练习,机械、重复地进行计算练习,甚至应用题海战术,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即便练习的数量极多,但效率极低,最后得到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素材和训练方式,从而达到高效练习的效果。例如,在练习时教师可以将重点用鲜艳的颜色凸显出来,在呈现题目时,可以分步展示,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练习中教师也可以用故事情节将习题串接起来,如:小蝌蚪找妈妈、给花儿找到与自己相配的叶子等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举办不同形式的小比赛,如:小组争霸赛、个人计算大比拼等等。学生为了赢得好成绩,往往会付出比平常更多的努力,也会有更大的热情。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发布时间】2019/1/3 14:41:41
  • 【点击频次】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