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作者】 谢玉红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马家明英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数与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计算教学”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了计算机教学的方法,部分教师认为计算机属于机械方面的操作,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只需要输入公式便能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产生对教学策略的忽视,形成小学数学教学“高投资低效能”的结果,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计算速度较慢,且准确度也不高,小学生整体数学计算效率低下。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策略的探索,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让计算有意义
  教学新的计算方法,如果上来就是让学生去计算,没有任何情境的创设,对于单纯的算式,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丰富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列出算式,再探究算法,让学生感受到算式本身表示的意义。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丰富计算教学。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时候,创设了以下情境:小猴子开了一家水果店,让我们看看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你观察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苹果。接着让学生自主提问,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连贯地去描述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接着列式:9+4。从而积极去投入到探究计算教学中去,提高计算教学课堂的参与度。
  二、算理与算法紧密结合
  很多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得不够牢靠,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对计算算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于初入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但形象记忆能力却非常好。通过摆小棒、分实物等方法,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方式,能够有效将算理与算法相结合,从形象思维入手,抽象出具体算法。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不断深化,计算繁复性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算理做支撑,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就会浮于表面,无法从实质上掌握计算的技巧。
  三、找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衔接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种理念下,算法多样化成了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一味强调算法多样化不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对算法进行适当的优化,形成较为高效的方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常常弄巧成拙。所以,要使学习探究的过程变得顺畅,教师必须在材料呈现和教学预设中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努力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有了充分的体验,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才能得以顺利衔接,从而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在数学教学中,令老师困扰的因素之一便是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高,即使是进行了反复的练习,还是没有太大的效果。且计算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将数字抄错了,如将9抄成了6、将1抄成7、将3抄成8等;有的学生将符号抄错了,如将除号抄成加号;还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算错结果等。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科目是一门非常严谨且细致的学科,不能以自己的粗心为借口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要让学生自己对计算错误的点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才可以逐渐降低计算错误率。学生没有审清楚题目就进行计算,是由于学生的总体感知能力较弱,更多的是只重视题目的表面现象,没有认真关注事物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要重视每一次训练,使之逐渐养成。在计算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增加会遇到更多的数学公式,且要学生运用这些公式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计算练习时,老师要挑选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进行练习,量不用多,重要的是要精,还要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去做,避免出现计算基本的错误。四、采用多元化的练习形式,加快运算的速度随着学习的发展,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会越来越丰富,计算题的综合性也会越来越强,计算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计算大背景下,不仅要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性,还要确保计算的速度。而想要实现这一最高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训练。多元化的练习形式是有效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之一。老师必须从实际的学习阶段和情况出发,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常用的训练形式有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对比练习、针对练习和反思练习等。随堂练习是指完成每节课的讲解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安排适量的随堂练习来进行巩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要注意的是随堂练习要以基础性为主。而课后练习要重视层次性,练习题的难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布置的题目可以不同,还要遵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比练习是指随着学生的学习广度的扩大,很多计算顺序会混淆,因此要及时地进行对比练习,进而使计算概念、顺序达到清晰化,让学生掌握其运算的规则,达到温故知新的程度。针对性练习是指重视差异性教学,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老师更要以学生为计算教学的主体,在进行练习时必须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反思练习是指要引导学生在每次计算完之后都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自行分析和反思,达到运算速率提升的效果。
  提高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有目的地计划、分步骤地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计算不再惧怕,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另外,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先从算理讲起,让学生从理解中找到方法,从方法中悟出规律,最终形成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 【发布时间】2019/12/15 10:44:10
  • 【点击频次】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