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追寻小学数学的课堂智慧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是为学生一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奠基,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数学智慧,追寻小学数学的课堂智慧,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业追求。本文在对数学的课堂智慧思考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探讨数学课堂中数感、形感,以及简单、有趣、换角度等多方面课堂智慧。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智慧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课堂智慧;数感;形感;简单;有趣;换角度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小学数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图感。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忽视了数学学习过程中伴随学生的智慧的提升。其实,通过数学学习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这里,结合自身数学课堂实际,尝试一下追寻小学数学课堂的智慧。
一、何谓数学课堂智慧
知识与智慧,两者是有区别的。知识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的,而智慧则是要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慢慢领悟的。知识的学习是无穷无尽的,但智慧的领悟却是瞬间爆发的。但知识与智慧又是相互关联的,知识需要积累,积累后量变产生质量,就有了智慧的灵光一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一般是把当前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资源的数学课堂称之为智慧课堂。但这里说的课堂智慧,是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课堂智慧是数学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产生的,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一种标志。以前,也有人提课堂机智,但课堂机智属于不稳定的状态。当课堂机智以稳定的课堂风格出现时,就表现为课堂智慧。数学课堂智慧,是数学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表现,是数学教师驾驭课堂的气场,也是数学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的体现。它应该集中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的综合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外化。
二、如何拥有数学课堂智慧
数学课堂智慧虽然是数学教师长期修炼的结果,但也有一定的成长途径,可以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一般来说,数学课堂智慧还与数学教师的心态密切相关。数学教师的自信,勇于探索的情绪是会感染学生的,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很美,很简单,很有趣。
1. 构建唯美的数感和形感
单纯的数学运算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枯燥,很乏味。但简单的结构变化,却也让数学变得妙趣横生,如12=3×4;56=7×8;12=3+4+5;…。简单的数字只是结构调整一下,其秩序与美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学生对于数字没有感觉,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呈现给学生的东西,没有体现出美的结构或者没有体现出某种秩序性。图形也是一样,我们简简单单的三角形学习,学生不会感兴趣。把它变成一个问题:七棵树,种六行,每行三棵,如何种?学生就会很有干劲去钻研。画出来,其实就是三角形及其三条中线。让学生学习五角星,学生感觉没有意思。让学生思考:10棵树,种五行,每行4棵,如何种?学生就有了思考与探究的方向,愿意去潜心钻研。
2. 从简单的地方想起
数学学习始终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化难为易,就是寻找那种一眼就有答案的思考。可是,我们大多时候还在追求学生把步骤过程写清楚,把很多的灵感思维磨灭了。很多时候,数学的思考,其实就是寻找规律与方法,而规律与方法往往就蕴含在简单的地方。通过类比就可以实现化繁为简的目的。如算“三八二十四点”游戏。给我们“5、5、5、1”,通过加减乘除怎么算出24呢?退到最简单,就是5×5-1=24。但还少了一个5?咋办?通过探究,发现可以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反过来运用,就是5×(5-1÷5)=24。然后,学生对于3、3、7、7;4、4、7、7;3、3、8、8等比较难的二十四点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3. 把无趣的数学变得有趣
数学的趣味性,就是在常规思考外,总能找到出乎预料的新的东西。如果让学生把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很多同学感觉很无趣。我让学生比较与1的大小关系。结果大部分同学倾向于。然后,我通过多种方法证明。这就给学生认知造成一个很大的震撼。最后,我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方程的方法。即设(1);
两边同时乘以10,得到(2)
然后,(2)-(1),得到,
从而有,,也就是。
这样,学生对于利用方程法把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与热情。
三、数学课堂智慧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
数学课堂智慧虽然因人而异,但也有迹可循,有规律可以模仿。下面是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1. 让数学思考过程形象化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种方法的。然而这些方法有繁杂与简单之分,有枯燥与趣味之别。如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这道享誉世界的问题源自于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这道题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法,最被人们看好的是假设法和方程法。其实,这道题可以用形象化的思维实验解决。即假设饲养员一声令下,所有鸡兔都举起了一只脚。再一声令下,又举起了另外一只脚。这样,鸡和兔都举起了两个脚。鸡只能躺在地上,兔子还可以双脚着地。35个头,举起了70个脚。94-70=24,这24就是兔子的后双脚。24只后双脚对应12只兔子。这样,鸡自然是35-12=23只啦。有位同学受到这个形象化解法的启发,也想到一种解法:金鸡独立、兔子起立。这样,着地的脚为94÷2=47只,由于兔子多一只脚着地,故兔子有47-35=12只,同样算出鸡有23只。让思考过程形象化,是可以让思维快捷的不二法门。
2.换个角度思考
数学问题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思考角度,所体会到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所谓正难则反,打开思路,总会有惊喜的。有个故事说三个人在一起讨论,如何建造一个围墙,可以围出一个面积最大的空间。这三个人中有建筑师、有物理学家、有数学家。其中建筑师说:“我知道要围出一个圆形的围墙,因为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可以用最小的周长围出最大的面积。”物理学家说:“我建议绕地球赤道围一圈,因为地球上最大的圆就是赤道啦。”数学家说:“这个问题太简单:我把自己围起来就行,然后,我说:‘我在外面哈!’”数学家就是这样,总能出奇制胜的给出最经济又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3.训练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啤酒厂为了环保,决定回收酒瓶和瓶盖。规则是四个空瓶可以换一瓶啤酒,10个瓶盖也可以换一瓶啤酒。有人花钱买了100瓶这种啤酒,如果他喝完不停去置换啤酒,最终他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这道题我一般会让同学们课后做上一两天。大部分同学都会通过画图或者列表格来解决。但几乎无一例外会在某个环节出现遗漏什么的,导致最后答案出错。酝酿了一两天后,我再讲解我的解决方案:进行价值兑换,假设啤酒1元一瓶,四个空瓶换一瓶啤酒,说明空瓶价值为元,10个瓶盖也可以换一瓶啤酒,说明瓶盖价值为元。这样,一瓶酒中“酒”的真正价值为元,100瓶啤酒花了100元,100元买“酒”多少?自然就是100÷0.65≈153.85,取整数为153瓶。这样,通过价值兑换,就很轻松地解决了这道貌似挺难的题.
综上所述,小学是充满趣味和美的,也是充满智慧的一门学科。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努力追寻数学的课堂智慧,从而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思维探索的旅程。
参考文献:
[1] 李宇龙.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措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09):148.
[2] 周程.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62.
[3] 谭颖.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及实践[J].智能城市,2018(06):158.
[4] 薛美琴.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86.
[5] 伍文臣.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科智慧课堂构建研究——以“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配,2019(03):54.
关键词:课堂智慧;数感;形感;简单;有趣;换角度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小学数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图感。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忽视了数学学习过程中伴随学生的智慧的提升。其实,通过数学学习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这里,结合自身数学课堂实际,尝试一下追寻小学数学课堂的智慧。
一、何谓数学课堂智慧
知识与智慧,两者是有区别的。知识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的,而智慧则是要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慢慢领悟的。知识的学习是无穷无尽的,但智慧的领悟却是瞬间爆发的。但知识与智慧又是相互关联的,知识需要积累,积累后量变产生质量,就有了智慧的灵光一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一般是把当前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资源的数学课堂称之为智慧课堂。但这里说的课堂智慧,是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课堂智慧是数学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产生的,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一种标志。以前,也有人提课堂机智,但课堂机智属于不稳定的状态。当课堂机智以稳定的课堂风格出现时,就表现为课堂智慧。数学课堂智慧,是数学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表现,是数学教师驾驭课堂的气场,也是数学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的体现。它应该集中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的综合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外化。
二、如何拥有数学课堂智慧
数学课堂智慧虽然是数学教师长期修炼的结果,但也有一定的成长途径,可以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一般来说,数学课堂智慧还与数学教师的心态密切相关。数学教师的自信,勇于探索的情绪是会感染学生的,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很美,很简单,很有趣。
1. 构建唯美的数感和形感
单纯的数学运算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枯燥,很乏味。但简单的结构变化,却也让数学变得妙趣横生,如12=3×4;56=7×8;12=3+4+5;…。简单的数字只是结构调整一下,其秩序与美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学生对于数字没有感觉,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呈现给学生的东西,没有体现出美的结构或者没有体现出某种秩序性。图形也是一样,我们简简单单的三角形学习,学生不会感兴趣。把它变成一个问题:七棵树,种六行,每行三棵,如何种?学生就会很有干劲去钻研。画出来,其实就是三角形及其三条中线。让学生学习五角星,学生感觉没有意思。让学生思考:10棵树,种五行,每行4棵,如何种?学生就有了思考与探究的方向,愿意去潜心钻研。
2. 从简单的地方想起
数学学习始终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化难为易,就是寻找那种一眼就有答案的思考。可是,我们大多时候还在追求学生把步骤过程写清楚,把很多的灵感思维磨灭了。很多时候,数学的思考,其实就是寻找规律与方法,而规律与方法往往就蕴含在简单的地方。通过类比就可以实现化繁为简的目的。如算“三八二十四点”游戏。给我们“5、5、5、1”,通过加减乘除怎么算出24呢?退到最简单,就是5×5-1=24。但还少了一个5?咋办?通过探究,发现可以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反过来运用,就是5×(5-1÷5)=24。然后,学生对于3、3、7、7;4、4、7、7;3、3、8、8等比较难的二十四点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3. 把无趣的数学变得有趣
数学的趣味性,就是在常规思考外,总能找到出乎预料的新的东西。如果让学生把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很多同学感觉很无趣。我让学生比较与1的大小关系。结果大部分同学倾向于。然后,我通过多种方法证明。这就给学生认知造成一个很大的震撼。最后,我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方程的方法。即设(1);
两边同时乘以10,得到(2)
然后,(2)-(1),得到,
从而有,,也就是。
这样,学生对于利用方程法把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学习就有了很大的兴趣与热情。
三、数学课堂智慧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
数学课堂智慧虽然因人而异,但也有迹可循,有规律可以模仿。下面是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1. 让数学思考过程形象化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种方法的。然而这些方法有繁杂与简单之分,有枯燥与趣味之别。如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这道享誉世界的问题源自于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这道题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法,最被人们看好的是假设法和方程法。其实,这道题可以用形象化的思维实验解决。即假设饲养员一声令下,所有鸡兔都举起了一只脚。再一声令下,又举起了另外一只脚。这样,鸡和兔都举起了两个脚。鸡只能躺在地上,兔子还可以双脚着地。35个头,举起了70个脚。94-70=24,这24就是兔子的后双脚。24只后双脚对应12只兔子。这样,鸡自然是35-12=23只啦。有位同学受到这个形象化解法的启发,也想到一种解法:金鸡独立、兔子起立。这样,着地的脚为94÷2=47只,由于兔子多一只脚着地,故兔子有47-35=12只,同样算出鸡有23只。让思考过程形象化,是可以让思维快捷的不二法门。
2.换个角度思考
数学问题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思考角度,所体会到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所谓正难则反,打开思路,总会有惊喜的。有个故事说三个人在一起讨论,如何建造一个围墙,可以围出一个面积最大的空间。这三个人中有建筑师、有物理学家、有数学家。其中建筑师说:“我知道要围出一个圆形的围墙,因为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可以用最小的周长围出最大的面积。”物理学家说:“我建议绕地球赤道围一圈,因为地球上最大的圆就是赤道啦。”数学家说:“这个问题太简单:我把自己围起来就行,然后,我说:‘我在外面哈!’”数学家就是这样,总能出奇制胜的给出最经济又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3.训练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啤酒厂为了环保,决定回收酒瓶和瓶盖。规则是四个空瓶可以换一瓶啤酒,10个瓶盖也可以换一瓶啤酒。有人花钱买了100瓶这种啤酒,如果他喝完不停去置换啤酒,最终他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这道题我一般会让同学们课后做上一两天。大部分同学都会通过画图或者列表格来解决。但几乎无一例外会在某个环节出现遗漏什么的,导致最后答案出错。酝酿了一两天后,我再讲解我的解决方案:进行价值兑换,假设啤酒1元一瓶,四个空瓶换一瓶啤酒,说明空瓶价值为元,10个瓶盖也可以换一瓶啤酒,说明瓶盖价值为元。这样,一瓶酒中“酒”的真正价值为元,100瓶啤酒花了100元,100元买“酒”多少?自然就是100÷0.65≈153.85,取整数为153瓶。这样,通过价值兑换,就很轻松地解决了这道貌似挺难的题.
综上所述,小学是充满趣味和美的,也是充满智慧的一门学科。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努力追寻数学的课堂智慧,从而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思维探索的旅程。
参考文献:
[1] 李宇龙.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措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09):148.
[2] 周程.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62.
[3] 谭颖.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及实践[J].智能城市,2018(06):158.
[4] 薛美琴.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86.
[5] 伍文臣.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科智慧课堂构建研究——以“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配,2019(03):54.
- 【发布时间】2019/12/15 10:44:26
- 【点击频次】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