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生物的兴趣教学

 

【作者】 何 勇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柳湖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这种“动力”,物理课堂是枯燥还是有乐趣,全在于教师能否激发这种“互动”。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物理课堂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堂孜孜追求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从优化育人氛围出发,还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学生接触生活物理的机会,最后巩固兴趣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持续地保持下去,使初中物理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氛围
  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靠后天培养起来的,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自上第一节生物课起,就应该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往往对生物知识存在有神秘感和好奇心,一切都觉得陌生,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兴趣转化成乐趣,把乐趣转化成志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而轻松地学习生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问题悬念、新奇的教学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燃起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气氛就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有良好的开端。情景不仅是“一种刺激”,而且是教学目标相应的知识活动。与情景活动相应结合的一种人为优化的场景,这种有意识创设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如临其境,不仅能促使全班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能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习。结合生物科学科特点,创设情境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等导入新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这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思想前卫,喜欢网络,爱好广泛,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喜欢追求个性化,生物教师因势利导,把握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初中生爱好上网的特点,教师可以适时布置一些网上作业。例如可以让初中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交流,完成生物学习的相关作业。根据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的情况,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例如可以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抢答、小组合作探究竞赛、生物实验竞赛、生物标本制作比赛、生物调查研究竞赛等。学生在学习竞赛活动中,能很好的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初中生物学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用生物的实用性吸引学生,根据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各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构建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句话: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对于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构建而言,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教学的构建,构建是教学的开始,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要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初中生物知识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新鲜,同时也充满了未知和乐趣,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构建的时候花一些心思,巧妙的设置预学学案和导学,在每一个环节的设置当中都要花空心思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一定会收获较好的效果。例如,学习“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就有学生提出“丙酮既然有毒,能否用无毒的有机溶剂代替它?”讲到色素颜色时,有学生提出“树叶颜色为什么会变?”“引起色素发生改变的环境因素是什么?”等等,有了问题,就有了强烈的想解决问题的愿望。同时感到了一种轻松的氛围,激励起了浓浓的学习兴趣,所以说良好的教学构建十分重要。
  四、创新诱趣
  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遇到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强烈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突出“新”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可结合近年来生物领域新技术成果和科技发展动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做出概括介绍,来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生物的生殖”一节时,介绍克隆技术的利和弊;在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给学生介绍基因工程对人类的贡献。诸如此类,还有人类基因组计划、DNA亲子鉴定等,我都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结合讲解,学生们感到学习轻松有趣,连最淘气的学生也凝神静听,心驰神往,兴趣倍增。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性、宽松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师生关系越融洽,课堂气氛就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时要做到与学生可亲可敬,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敢说心中所想、敢问心中疑问,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去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但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个和谐的“度”,不能让课堂乱了方寸。
  初中生物作为科学知识,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以及对学习生物的强烈兴趣。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创新、和睦的师生关系、等方法合理有效的培养初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20/1/14 22:58:08
  • 【点击频次】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