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作者】 高 静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乐善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我们可将激发学生兴趣、灵活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整理,强化课外实践等几种策略有效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效果;提高
  我们知道,生物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它是学生接触生命学科类课程的重要平台,对拓展学生知识体系,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对此教学创新度不够,方法单一,不注重师生互动,导致生物教学效果低下。这在全面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显然不合时代的节拍。如果能提高其教学效果,让学生良好教育,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为着力思考的现实课题。而在这几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进行了大量探索,对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我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愉悦和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因此,我们要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使之能主动与教师配合,形成有效互动。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学习意愿不强烈。这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教师应负重要责任。这是因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必然应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方面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注重氛围营造。营造和谐、愉悦、民主教学氛围是让学生获得心理自由感与安全感的重要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更新观念,不要为赶教学进度而忽视氛围营造,要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幽默化教学语言、趣味故事引入等途径,加强营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
  二、灵活教学方法,让课堂新颖生动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乐趣的前提。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从传统“一言堂”中走出来,创新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让课堂新颖生动有活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情境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和诱思性,趣让学生乐学,思让学生全身心参与,都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促进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一种“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手段,把学生看成了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有厌学情绪。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我们应落实主体理念教学,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使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助教。随着科技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已成功结缘,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知道,多媒体不仅可激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还能形象化呈现知识,能把静态知识动态化,化虚为实,降低学习难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微观的客观事物和各种生物现象,为学生提供大量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这是多媒体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落实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能为一些抽象、画面感十足的教学内容带来便利。特别是是关于细胞的学习。书本上关于细胞外形与活动特征的文字叙述比较枯燥,学生也很难有效地记忆,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病毒和真菌、动物、植物细胞之间的形象对比,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找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区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解决这种领域之内的问题。通过观看细胞的动态图片或者相关视频,学生就可以更加透彻理解细胞的活动特征,提高了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整理,构建系统化结构
  要提高生物教学效果,不仅要让学生每堂课学有收获,还要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整理成系统化,成为知识结构。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整理。
  (一)画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画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能将零散的知识之间 建立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完“细胞的生命历程”时,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建立概念图,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二)运用表格,强化比较。表格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建立表格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系统化。就是在复习时,学生也可直观入眼,唤醒记忆。这对于生物学中的很多重要知识点的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有的知识点易混淆。通过建立表格,列举比较,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四、强化课外实践,让生物作业多样化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天然平台。要实现课内引课外,有效的方法就是布置生物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生物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们可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业,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和生活实际,体验生物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实践中,我们可将生物书本作业多样化,除做好必要之外,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双方辩论、剧情表演、动手实验、撰写小论文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总之,要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我们就应创新教学策略或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让课堂更有活力,更能促进学生学有效果。这样的氛围与环境,再加上我们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能提高生物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红,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教育学,2018年。
  • 【发布时间】2020/1/14 23:21:25
  • 【点击频次】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