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者】 谢红光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摘要】 任何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学都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产生长远发展积极影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和实施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从根本意义上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正文】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活动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信息时代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竭力寻求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向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教学要质量,要效率。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适当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的实现关键在两点,一是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学做课堂的导演,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二是学生,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演员,使其主动参与到高效课堂构建中,让课堂成为吸取智慧的“活力运动场”和塑造学生人格。而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多是单一的教师讲述,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课堂中的提问和回答也大多是对教材文字的学习,教师直接扮演了“灌输者”的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考改革的发展逐渐凸显出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考发展的需要。

 教学理念改革,强化学生主体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情况,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改革传统教学理念,日益完善自身教学水平与素养,创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学生主体性,实现教学理念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研究传统教学理念发现,通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大部分时间向学生讲解物理知識,导致学生很难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甚至个别学生对物理课堂学习形成厌倦情绪。对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开展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主动学习习惯。

优化课堂导入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导入艺术是提升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措施。对高中生来讲,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难度有所提升,学习重点已经转移到对过程与结果的学习上。高中物理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就是物理学中较为难学最为重要的力学知识。因此,高中物理知识不再是由简到难,由浅入深,而是难度逐渐增加,是单向的循环过程。所以,物理教师应培养高中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优化课堂导入艺术激发学生迎难而上的欲望,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每节课开始的过程都是学生被动脱离课间活动的过程。如何改变学生这一被动局面,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是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优化课堂导入艺术可以及时抓住高中生的注意力,调动高中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应该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密切物理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练习。通过在授课之前向学生展示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来迎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利用高中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千奇百怪的物理现象进一步研究,以此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学科由于难度较大,重点较多。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明确学习重点。通过导入过程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揭示整个章节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导入手段来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知识性与探究性,帮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所以,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导入环节,使导入环节充分激发高中生了解、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重点,通过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提高学习效率,为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出重难点多媒体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其强大的优势节约课堂时间,减轻教师的负担,从而在无形中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板书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也许只需要一张幻灯片动图的演示,教学目标同样可以达成。多媒体恰恰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情景再现、实验演示、Flash动画等都能够成功地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使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更加清楚明晰。

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物理指事物的内在规律,事物的道理,是研究物质(质量)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并能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真实、直观展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还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中。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师因而受到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忽略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性,即便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也是教师操作,学生在一旁观看,导致学生很难参与到其中,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全方面发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应科学开展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先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相关操作流程,然后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安排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如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实验教学中,现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巩固之前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学生的讨论与探究,可拓展学生思考范围,加深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探究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经历怎样的教学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让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高中物理知识纷繁复杂,难度较大,如果不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之中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并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只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合二为一,一方面让所学知识更加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则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实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例如,在讲授摩擦力的知识时,我设计的课堂导入如下:“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鞋底为什么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吗?轮胎上为什么出现纹路?冬天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会出现防滑链?”问题抛出来后,学生经过思考立刻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由此进入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因为导入部分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所以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与学习欲望。

当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模式僵化,缺乏创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对物理教材只注重知识点等的讲解,走向流程化、程式化,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需求的关注。另一方面,受传统考试观的影响,物理教学多围绕着如何考、怎样答,偏重如何得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物理教学枯燥、乏味,不仅降低了学生对物理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能力,而且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影响整体效率的提高自主学习不足,师生互动流于形式受制于授课任务和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进行授课往往多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既定计划,在授课时,会提出很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便给出了答案,很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种通过提问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做法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固化,会导致学生缺少创新性的思考和观点,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这种过于形式化的互动模式极易引发学生的懈怠心理。

营造高效物理课堂的方法有许多种,一线物理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为贯彻生本教育改革的理念而努力。 

 

 

 

     

 

  • 【发布时间】2019/10/16
  • 【点击频次】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