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物理科学内容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若学生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则寸步难行。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准确牢固的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物理概念教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先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物理概念,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概念时,我是这样做的:将煮熟的鸡蛋剥去壳,放在广口瓶口静止。然后,我将鸡蛋取下来,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内,再将这只鸡蛋放在瓶口上,这时会发现鸡蛋被慢慢“吞入”瓶中。这时,学生会感到非常的惊奇和新鲜。学生看到这样意想不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就激发起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气压的概念,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而且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二、独辟蹊径,理解概念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的物理概念,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才容易记牢,才能灵活运用。下面介绍四种概念教学的方法:
1.概念类比法
初中生对一些抽象物理概念难以理解,如果采用类比法,把抽象的概念和生活中的事物相类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
例如,像“电流”、“电压”、“声波”这些概念难以理解,而且还看不见,但通过教材中“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声波”与“水波”相类比,化无形于有形,使这些抽象概念在感知上得到认识。像“分子动能”与“物体动能”,“分子势能”与“物体势能”,“内能”与“机械能”相类比,化微观于宏观,这样理解概念就容易多了。
2.概念模型法
有些物理概念通过引入模型将物理概念实际化,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光线”时,把图形画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理解概念——光线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很显然,学生对照图形容易明白: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方法既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掌握它们,使学生更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3.概念公式法
古语:“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吟十遍还不一定能理解,但把概念变成公式后,效果就不同了。
例如,建立起速度概念后,先通过文字表达其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然后用公式表示:v=st。如果学生去背诵和理解这些文字的物理概念,学生很难理解,但通过变成公式后,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速度中包含了哪些物理量,使学生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三、作概念图,建构网络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如果把所学的概念纳入一个网络,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更容易快速检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用纸和笔,还可用专门的绘图软件。
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更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制作概念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为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开启了一扇门。
四、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概念的理解
学以致用是我们开展概念教学的目的,而反过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学的效果,很多在概念教学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一旦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可能就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和深化概念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密度”的概念以后,我就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质量为100克的铜块,在切去了一半以后,它的密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密度小了一半,而有的则说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就可以立刻检测出在概念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于是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之下,我又给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个密度的概念,从而让很多学生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密度这个概念。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且教无定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但是,无论教师讲课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的知识主要靠他们动脑感知,动脑思维,动手实践获得。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探求知识。“不要教死的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去掌握各门学科的规律。”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先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物理概念,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概念时,我是这样做的:将煮熟的鸡蛋剥去壳,放在广口瓶口静止。然后,我将鸡蛋取下来,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内,再将这只鸡蛋放在瓶口上,这时会发现鸡蛋被慢慢“吞入”瓶中。这时,学生会感到非常的惊奇和新鲜。学生看到这样意想不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就激发起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气压的概念,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而且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二、独辟蹊径,理解概念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的物理概念,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才容易记牢,才能灵活运用。下面介绍四种概念教学的方法:
1.概念类比法
初中生对一些抽象物理概念难以理解,如果采用类比法,把抽象的概念和生活中的事物相类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
例如,像“电流”、“电压”、“声波”这些概念难以理解,而且还看不见,但通过教材中“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声波”与“水波”相类比,化无形于有形,使这些抽象概念在感知上得到认识。像“分子动能”与“物体动能”,“分子势能”与“物体势能”,“内能”与“机械能”相类比,化微观于宏观,这样理解概念就容易多了。
2.概念模型法
有些物理概念通过引入模型将物理概念实际化,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光线”时,把图形画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理解概念——光线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很显然,学生对照图形容易明白: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方法既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掌握它们,使学生更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3.概念公式法
古语:“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吟十遍还不一定能理解,但把概念变成公式后,效果就不同了。
例如,建立起速度概念后,先通过文字表达其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然后用公式表示:v=st。如果学生去背诵和理解这些文字的物理概念,学生很难理解,但通过变成公式后,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速度中包含了哪些物理量,使学生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三、作概念图,建构网络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如果把所学的概念纳入一个网络,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更容易快速检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用纸和笔,还可用专门的绘图软件。
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更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制作概念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为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开启了一扇门。
四、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概念的理解
学以致用是我们开展概念教学的目的,而反过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学的效果,很多在概念教学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一旦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可能就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和深化概念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密度”的概念以后,我就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质量为100克的铜块,在切去了一半以后,它的密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密度小了一半,而有的则说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就可以立刻检测出在概念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于是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之下,我又给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个密度的概念,从而让很多学生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密度这个概念。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且教无定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但是,无论教师讲课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的知识主要靠他们动脑感知,动脑思维,动手实践获得。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探求知识。“不要教死的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去掌握各门学科的规律。”
- 【发布时间】2019/2/20 14:05:59
- 【点击频次】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