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
【关键词】 ;
【正文】一、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状
1.相对匮乏的资源投入
2.艺术领域的小学化
3.专业化教师的缺乏
二、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开展的对策
1.大力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加强硬件设施投入。
2.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大胆创新
3.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环境的作用。
4.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描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艺术是一个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的领域,而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却是不容乐观。
一、 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
1.相对匮乏的资源投入;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经费虽在近几年一直在加大投入,但普遍重心放在基础建设上,在课程资源的投入上还是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家长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隔代教养占多数,他们对于幼儿园的理解,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带娃娃”和“学前班”的阶段,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认识还远远不够, 在艺术领域方面家长们更乐意看到显性的东西,例如唱一首儿歌,跳一个舞蹈,但在孩子的感受与欣赏等方面家长们就不甚注重了。有人说现在有三种社会病,我也深表赞同:1、急功近利病;2、唯分是重病;3、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病。这类家长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快速的成长起来,他们把他们能直观的孩子的表现来认识教育。因此许多家长在孩子的艺术领域的资源投入也是较为稀少。
2.艺术领域的小学化;小学化在农村幼儿园依然存在,虽然有的是非主观存在,但我们不能否认和忽视;比如,为了做环境创设,我们一个班全部孩子都画同一个东西,然后老师挑选符合他审美的画上墙。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把老师的标准当成自己的标准,孩子的想象力会被禁锢甚至抹杀。现在老师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们在紧凑的工作中不自主的把孩子们的审美统一或者把自己的审美替代了孩子对美的理解。
3.专业教师的缺乏;幼儿园教师号称全能教师,所有技能都会一点,但在艺术领域的专业性上多数农村幼儿教师还是有所欠缺。一是农村幼师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二是农村编制相对较少。但是现在对农村幼儿园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一群原本专业基础就相对较弱的人承担了原本该更多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她们没有时间学习和进步,甚至没有时间思考,很多时候是碍于自身艺术专业限制而照本宣科,生硬的把活动目标在孩子们的茫然中达成。
二、 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开展的对策
1.大力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在近几年切实有了很大的成效,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现代化的教室;但在艺术领域的硬件设施投入就明显不足了。例如,毫无美感的围墙,敷衍了事的绿化,格式化的美术室,东拼西凑的打击乐器;这些都会妨碍孩子对美的理解,影响孩子对艺术的喜爱。幼儿园要加大艺术领域的材料投放,如绘画和手工方面的工具和材料,表演方面的道具和服装,音乐方面的乐器等等,让幼儿有条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触摸、感知艺术的动人之处。我们要在孩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这两个板块下工夫,做好前提准备,不能让孩子们没有东西可欣赏,没有材料可创造。
2.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因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艺术领域的专业化深度不够,我们平常开展的活动会流于形式,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迫在眉睫。引进一部分专业教师,在幼儿园内部成立教研小组,以教研的方式直接影响和带动园内其他教师的艺术领域成长,让其他老师在进行专业的学习和提高的时候,有“身边人”的优势。请优秀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对园内教师进行培训,在前者的专业引领下促进园内教师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加大对业务的钻研;更专业的人能够使我们产生更大的认同感,所以在请到优秀的专家给我们教师做专业培训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部分年轻教师容易把自己的个性审美带到我们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来,有些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适合。比如现在我们强调不用范画这个事情上来说,就是不把我们成人对事物、世界的认知强加在幼儿的意识里,从个体教师来说,就更不能强加了。举个例子,在2013年的时候,我所教授的一个班级在一次美术活动上我们班级的一个小女生就画了一个茄子和南瓜,我当时也没在意,路过她旁边的时候也只是看了一眼。但是在下午那个小女孩把她的这个作品拿给我看,我就让她讲一讲,为什么我们在画人物画的时候她要画植物,这个孩子给我说,画上的事茄子先生和南瓜小姐,她们要结婚了,旁边的小点点是到场的亲戚,给他们送祝福的。在我看来,这幅画是我迄今看到的孩子们画的最好的人物画,这是对于我们人类最美好的想象和祝福,孩子们的善良和浪漫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都融于此。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可以训练基本技法,但我们不能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强加于孩子们。新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更是明确讲到“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所以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指导是不容半点疏忽的。这样就能从起源上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力度,改善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的整个板块中的现状。
3.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环境的作用。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环境育人,而作为教育之初的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更是重要。幼儿园是孩子们除了家以外生活学习时间最久的地方,所以幼儿园的环境打造无疑对孩子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园环境打造上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廊道和室内等地方做好有意义的环境创设。充分利用好社区资源,比如充满生机的名山和充满想象的野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美。
4.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宣传,亲子活动,晨间接待,离园交流,环境创设,幼儿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渗透。
总之,作为仍处于家长盲区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来说,我们还需要大力度的下功夫。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相对匮乏的资源投入
2.艺术领域的小学化
3.专业化教师的缺乏
二、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开展的对策
1.大力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加强硬件设施投入。
2.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大胆创新
3.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环境的作用。
4.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描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艺术是一个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的领域,而在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却是不容乐观。
一、 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
1.相对匮乏的资源投入;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经费虽在近几年一直在加大投入,但普遍重心放在基础建设上,在课程资源的投入上还是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家长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隔代教养占多数,他们对于幼儿园的理解,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带娃娃”和“学前班”的阶段,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认识还远远不够, 在艺术领域方面家长们更乐意看到显性的东西,例如唱一首儿歌,跳一个舞蹈,但在孩子的感受与欣赏等方面家长们就不甚注重了。有人说现在有三种社会病,我也深表赞同:1、急功近利病;2、唯分是重病;3、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病。这类家长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快速的成长起来,他们把他们能直观的孩子的表现来认识教育。因此许多家长在孩子的艺术领域的资源投入也是较为稀少。
2.艺术领域的小学化;小学化在农村幼儿园依然存在,虽然有的是非主观存在,但我们不能否认和忽视;比如,为了做环境创设,我们一个班全部孩子都画同一个东西,然后老师挑选符合他审美的画上墙。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把老师的标准当成自己的标准,孩子的想象力会被禁锢甚至抹杀。现在老师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们在紧凑的工作中不自主的把孩子们的审美统一或者把自己的审美替代了孩子对美的理解。
3.专业教师的缺乏;幼儿园教师号称全能教师,所有技能都会一点,但在艺术领域的专业性上多数农村幼儿教师还是有所欠缺。一是农村幼师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二是农村编制相对较少。但是现在对农村幼儿园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一群原本专业基础就相对较弱的人承担了原本该更多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她们没有时间学习和进步,甚至没有时间思考,很多时候是碍于自身艺术专业限制而照本宣科,生硬的把活动目标在孩子们的茫然中达成。
二、 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开展的对策
1.大力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在近几年切实有了很大的成效,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现代化的教室;但在艺术领域的硬件设施投入就明显不足了。例如,毫无美感的围墙,敷衍了事的绿化,格式化的美术室,东拼西凑的打击乐器;这些都会妨碍孩子对美的理解,影响孩子对艺术的喜爱。幼儿园要加大艺术领域的材料投放,如绘画和手工方面的工具和材料,表演方面的道具和服装,音乐方面的乐器等等,让幼儿有条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触摸、感知艺术的动人之处。我们要在孩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这两个板块下工夫,做好前提准备,不能让孩子们没有东西可欣赏,没有材料可创造。
2.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因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艺术领域的专业化深度不够,我们平常开展的活动会流于形式,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迫在眉睫。引进一部分专业教师,在幼儿园内部成立教研小组,以教研的方式直接影响和带动园内其他教师的艺术领域成长,让其他老师在进行专业的学习和提高的时候,有“身边人”的优势。请优秀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对园内教师进行培训,在前者的专业引领下促进园内教师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加大对业务的钻研;更专业的人能够使我们产生更大的认同感,所以在请到优秀的专家给我们教师做专业培训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部分年轻教师容易把自己的个性审美带到我们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来,有些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适合。比如现在我们强调不用范画这个事情上来说,就是不把我们成人对事物、世界的认知强加在幼儿的意识里,从个体教师来说,就更不能强加了。举个例子,在2013年的时候,我所教授的一个班级在一次美术活动上我们班级的一个小女生就画了一个茄子和南瓜,我当时也没在意,路过她旁边的时候也只是看了一眼。但是在下午那个小女孩把她的这个作品拿给我看,我就让她讲一讲,为什么我们在画人物画的时候她要画植物,这个孩子给我说,画上的事茄子先生和南瓜小姐,她们要结婚了,旁边的小点点是到场的亲戚,给他们送祝福的。在我看来,这幅画是我迄今看到的孩子们画的最好的人物画,这是对于我们人类最美好的想象和祝福,孩子们的善良和浪漫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都融于此。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可以训练基本技法,但我们不能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强加于孩子们。新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更是明确讲到“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所以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指导是不容半点疏忽的。这样就能从起源上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力度,改善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的整个板块中的现状。
3.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环境的作用。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环境育人,而作为教育之初的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更是重要。幼儿园是孩子们除了家以外生活学习时间最久的地方,所以幼儿园的环境打造无疑对孩子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园环境打造上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廊道和室内等地方做好有意义的环境创设。充分利用好社区资源,比如充满生机的名山和充满想象的野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美。
4.提高家长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宣传,亲子活动,晨间接待,离园交流,环境创设,幼儿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渗透。
总之,作为仍处于家长盲区的幼儿园艺术教育来说,我们还需要大力度的下功夫。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 【发布时间】2019/2/20 14:11:30
- 【点击频次】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