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范海霞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大富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的学习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培养的关键点,要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使小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习惯
  一、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提高是能够学好语文的基础,小学生大多拥有聪明的智慧,但是如果小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做再多的工作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即使学生再聪明,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作为支撑,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培养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可以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小学语文的学习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阅读和背诵,如果教师不加以合理的讲解和引导,就会变成一件很枯燥的事,教师的正确讲解和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小学生感觉学习语文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样就能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动力。
  1.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给学生进行讲解
  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就是不同的文字组合所蕴含的意思和感情的不同。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通过讲解使小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点,小学生学习语文会理解新的含义,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增加成就感。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很少能完全理解课文的含义,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小学生很少能够听懂,不能参与互动,因此小学生就会觉得语文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所以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增加小学生亲身参与理解课文含义的过程,让小学生亲自去挖掘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宝贵财富。
  2.通过生动地课文演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文就是由多个小故事组成,这些故事可以让小学生来讲解和表演,小学生参与讲解之后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这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便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小学生在讲解和表演的过程中会占据课堂的主要位置,让小学生真正参与到小学语文课本的学习中,就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小学语文课本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整个的参与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课本中语句的含义,对小学生领会词句精髓有很大帮助。
  二、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事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做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不利于取得更好的结果。因此在学习中也需要提前做好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来说,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需要学生先阅读一遍课文,勾画出里面出现的成语、谚语等,参考后面的思考题,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老师需要先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
  1.勾画出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2.通过查字典搞清楚文中一些词语、成语的意思。
  3.在课本中勾画出有关于描写山林中景象的句子。
  通过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阅读这篇文章需要完成哪些工作,这样就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需要随手拿一支笔,勾画出其中自己觉得写得好的部分,也可以将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内容勾画出来,或者还可以在课本中写出自己的感受。课前预习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语文学习需要做好课前预习,其他学科也需要,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过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成立学习小组,活跃学生思维
  若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是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小学生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不敢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就失去了一个进步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小组里面的学生的性格应该是互补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和谐发展。因为学生是同龄人,所以学生之间可以很容易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是对于不敢说出自己质疑的学生的一个激励。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巨人的花园》一文中,等到教师讲解完文章的内容之后,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比如:为什么巨人将孩子赶出花园的时候,花园就变成了寒冬?巨人到最后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为了让一些腼腆的学生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出一个代表来说出一个小组的想法,然后让全班学生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另外,若是有一些优质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询问该小组的代表是谁提出的问题,并且对该学生进行表扬,也算是对该学生的一种激励,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把握方向、依纲扣本、切磋教研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要远大于低年级的学习要求,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可以是对低年级语文学习的总结归纳,这就对不同年级的语文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何为小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显得非常重要。这样就要仔细对总课题进行分析,认真总结教材的脉络,使讲解变得生动,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语文的动机,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时候的需求,还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若教师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学生所能得到的益处就是不可估量的。当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获得知识的途径就不会受到限制,学习能力就会渐渐增强,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会慢慢变得浓厚,同时也能学会变通,可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姜开宇.浅谈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J].小学课程,2017.
  [2]姚艳明.试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
  • 【发布时间】2019/2/20 14:16:41
  • 【点击频次】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