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探索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

 

【作者】 李玉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镇城北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人类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就是儿童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识字能力最强的阶段。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识字意识。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元化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识字教学不仅能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制订教学计划,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分析,做简单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识字兴趣,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春雨的色彩》一课中,贴进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我采用分角色朗读,带头饰表演读的读书方法,激发了学生和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孩子们就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二、培养学生预习生字的习惯 
  学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学的字都是大家的朋友,有的我们已经认识了,有的还不认识,不认识怎么办?老师教给你一个好办法。首先知道它的音。第二步认清它是什么形,知道它的特点及用途。教师和学生一起把生字在书中标出来,并反复地读几遍,叫准它们的音,时间一长,学生便能借助拼音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了。
  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百花园一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四、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识字意识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汉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观察事物的能力,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走到哪,学到哪”。例如,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识字能力相对较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名字用卡片记录的形式贴在桌子上,在课间或是课上让学生介绍自己,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随时可以看见的地方,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意识,或是将不认识的汉字贴在相关的实物上,通过与实物的结合使学生形成形象化的思维模式。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教师可让学生每天记录一个陌生的词语、成语或优美的句子,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内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较长,这就要求小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通过教室板报、告示牌以及文化橱窗的建立,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在校园文化的建立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在校园的草坪中可以设置标语:“别踩我,我怕疼!”或是在水龙头处设立标语:“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能力,也能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课外识字,方式多样 
  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课堂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更为重要,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识字。 
  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尤其重要。我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里的物品上贴标签。如:在电视上贴“电视”,在冰箱上贴“冰箱”等,这样孩子们的兴趣主更浓了,加上经常见,自然就记住了。 
  2.用读故事的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故事都是图文并茂,并且汉字上有汉语拼音。可主孩子多读故事书,这样不仅能激发识字兴趣,还能培养观察图的能力,为习作找基础。 
  3.利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进行识字教学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一定会收到好效果。我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如教室墙壁上的“今天我值日”,校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别踩我”等。 
  4.利用社会环境进行识字教学 
  孩子们吃的零食的包装上有汉字,街上商店的店名等,这些都是识字的活教材。 
  5.巩固识字的方法也很重要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记得快,忘得也快。怎样巩固识字是非常关键的,不然方法再好,也是一时的快乐。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有趣、有效的巩固练习。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形成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模式,就应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展现新时代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内容的制定,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 【发布时间】2019/2/20 14:18:05
  • 【点击频次】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