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微课这一教学方式,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简化;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和一对一教学,充分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微课;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每个身处社会中的成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国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有开设课程进行辅导,但是学生们的操作技能仍然很欠缺。导致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教育体制下,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足,学生上机实际操作的时间有限,只靠传统的教学授课方法不能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信息课程内容。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微课及其特征分析
(一)时间短,主题单一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来量身制作,一般时间在5-10分钟。与传统课堂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不同,每节微课基本上只有单独的一个知识点、难点的教学。
(二)资源容量较小,多样传播
微课视频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当前网络在线播放的多种格式,可以方便学生的观看,也可以进行下载(笔记本、手机)进行观看,可以实现移动学习。用量小,方便携带,播放方式多样。
(三)制作简单,趣味创作
微课内容简短,教师制作也比较方便,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微课内容中增加趣味性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视实际操作的学科,老师对课程的讲解和演示在学生头脑中只是短暂的学习记忆,要想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进行实际练习操作。例如,Excel的表格公式计算、Photo Shop的图片处理、PPT的制作演示等,都是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的。中学的课堂一般一节课时是40分钟,我们可以运用微课知识点小,授课时间短的特点,代课老师将某一个知识点或操作过程制作成一节微课堂,随后发布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做的微课,一边学习一边自行操作,就算操作过程中有所遗忘,可以回头再次浏览课程并且解决问题。微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情境化把握微课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教材的基本知识,虽然可能有的学生已经比较了解,但是对多数学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讲授、示范和辅导。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积极拓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动态变化性。在进行微课教学过程的情境塑造过程中,可以形成对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推动。中学生心理内部稳定性差,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心理波动情况,也就是情绪波动大。在进行积极关注过程中运用微课多媒体,能够形成快速的切换过程,以及能够形成全面调动,控制学生注意力,形成一种直观的表现过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一定的练习,能够形成学生求知欲,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三)教师要端正态度,加强对微课的重视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微课来进行知识教学,使学生收获知识,首先要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加强对微课的重视,深入的了解微课,进而将其与教学相结合,如此才能使微课在信息学技术课堂中有效应用。很多教师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入,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依旧不高,将其作为一可学或不学的副科来对待,照搬教材,讲授信息技术知识,不顾及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相应的教师应当深入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学科,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学科,在此基础上,着重了解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明确其特点、作用等方面,明确微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来灵活、合理的应用。
(四)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化的微课
既然微课是新课程标准下推出的新型教学方法,那么微课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即以学生为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收获知识。为此,在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当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微课的运用更加精炼化。也就是深入的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同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而创设适合的情境化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呈现,如此可以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情节的呈现,将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问题思考,那么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知识,学习知识,收获知识。
三、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学信息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微课能够良好的呈现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形象的、具体的、系统的学习。但要想使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还需要在具体应用微课中注意以下事项。
其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微课还是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只有学生对其感兴趣,学生才能参与其中,良好的学习。所以,使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应当注意提升微课的趣味性,使之能够生动形象的呈现信息技术知识,如此学生即便知道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其二,注意重点或难点知识的系统呈现。微课的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性技术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重点或难点知识,将其详细的呈现在情境化的微课当中,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观看微课中了解知识,加之教师具体讲授,那么学生很容易学会信息技术知识。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将新的教学形式融入到中学信息技术实训教学当中,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如何做好微课视频制作,让其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相信随着微课如火如荼地推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源源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梅.浅析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上的应用[J].辽宁教育,2015(23).
[2]魏荣丽.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微课;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每个身处社会中的成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国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有开设课程进行辅导,但是学生们的操作技能仍然很欠缺。导致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教育体制下,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足,学生上机实际操作的时间有限,只靠传统的教学授课方法不能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信息课程内容。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微课及其特征分析
(一)时间短,主题单一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来量身制作,一般时间在5-10分钟。与传统课堂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不同,每节微课基本上只有单独的一个知识点、难点的教学。
(二)资源容量较小,多样传播
微课视频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当前网络在线播放的多种格式,可以方便学生的观看,也可以进行下载(笔记本、手机)进行观看,可以实现移动学习。用量小,方便携带,播放方式多样。
(三)制作简单,趣味创作
微课内容简短,教师制作也比较方便,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微课内容中增加趣味性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视实际操作的学科,老师对课程的讲解和演示在学生头脑中只是短暂的学习记忆,要想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进行实际练习操作。例如,Excel的表格公式计算、Photo Shop的图片处理、PPT的制作演示等,都是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的。中学的课堂一般一节课时是40分钟,我们可以运用微课知识点小,授课时间短的特点,代课老师将某一个知识点或操作过程制作成一节微课堂,随后发布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做的微课,一边学习一边自行操作,就算操作过程中有所遗忘,可以回头再次浏览课程并且解决问题。微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情境化把握微课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教材的基本知识,虽然可能有的学生已经比较了解,但是对多数学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讲授、示范和辅导。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积极拓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动态变化性。在进行微课教学过程的情境塑造过程中,可以形成对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推动。中学生心理内部稳定性差,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心理波动情况,也就是情绪波动大。在进行积极关注过程中运用微课多媒体,能够形成快速的切换过程,以及能够形成全面调动,控制学生注意力,形成一种直观的表现过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一定的练习,能够形成学生求知欲,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三)教师要端正态度,加强对微课的重视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微课来进行知识教学,使学生收获知识,首先要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加强对微课的重视,深入的了解微课,进而将其与教学相结合,如此才能使微课在信息学技术课堂中有效应用。很多教师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入,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依旧不高,将其作为一可学或不学的副科来对待,照搬教材,讲授信息技术知识,不顾及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相应的教师应当深入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学科,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学科,在此基础上,着重了解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明确其特点、作用等方面,明确微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来灵活、合理的应用。
(四)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化的微课
既然微课是新课程标准下推出的新型教学方法,那么微课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即以学生为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收获知识。为此,在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当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微课的运用更加精炼化。也就是深入的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同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而创设适合的情境化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呈现,如此可以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情节的呈现,将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问题思考,那么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接近知识,学习知识,收获知识。
三、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学信息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微课能够良好的呈现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形象的、具体的、系统的学习。但要想使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还需要在具体应用微课中注意以下事项。
其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微课还是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只有学生对其感兴趣,学生才能参与其中,良好的学习。所以,使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应当注意提升微课的趣味性,使之能够生动形象的呈现信息技术知识,如此学生即便知道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其二,注意重点或难点知识的系统呈现。微课的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性技术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重点或难点知识,将其详细的呈现在情境化的微课当中,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观看微课中了解知识,加之教师具体讲授,那么学生很容易学会信息技术知识。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将新的教学形式融入到中学信息技术实训教学当中,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如何做好微课视频制作,让其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相信随着微课如火如荼地推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源源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梅.浅析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上的应用[J].辽宁教育,2015(23).
[2]魏荣丽.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
- 【发布时间】2019/2/20 14:18:16
- 【点击频次】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