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李明胜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激趣,创设情境,还能帮助我们突出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班班通”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了学科教学之中。这几年,通过众多教师学科教学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巨大快捷,是我们实现学科教学育人的有效工具。而小学数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了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创新实践之路。的确,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不论是在效率、效果方面都是传统媒体不可莫及的。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再细细说说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心制作课件,优化教学方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需要硬件支撑,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制作的软件配合,即教学课件,才能助推课堂教学达成目标。因此,提高教学效果追寻的路上,我们必须加强课件设计。这项任务就落实在课前准备上。值得说得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课前准备时,我们就应加强教案与课件的配合设计。这种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只有协调得好,有主次之分,才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有经验的老师在设计教案时多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上、帮助学生解决关键问题上下功夫,要在合理严密的安排教学过程上做文章,教案的时间既要体现老师的教,又要体现学生的学。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的课件既要形象、直观,具体、通俗易懂,又要有意识地巧妙的设置障碍,让学生突破障碍,找到成功的喜悦。在使用课件时留给学生思考、回味、启迪的余地。既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又要及时地把这种兴趣与动机转化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正面因素,让学生通过深入其境似的感知,能形象、直观地掌握教材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导入教学,注重兴趣激发
  常言说得好:“成功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老师自然懂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新课改实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多都是以激趣开启导入教学的。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多媒体为呈现终端的,现在课堂中的多媒体又大多是电子白板或智能交互电视,这些都是屏大、色彩鲜艳的,都能整合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介质,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声像音影并茂的教学情境来,这样就能有效优化导入教学,让开课更夺人眼球,吸人注意力。在这样情境的刺激引诱下,学生就会带着寻证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在这几年教学中,我发现,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较为抽象的内容,很多时候需要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来支撑。这与小学生的直观思维就显得“不对口”。如果采用幻灯片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能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面积公式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联系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通过直观的图的拼、移、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就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自然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滲透转化思想,让学生在动态变换中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自然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非常逼真、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动手实践,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这时运用一些教育技术手段,如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多媒体与老师一起互动。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在《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中,在方格纸上按指定要求画出图形。有的是将原图放大、有的是将原图缩小,学生在动手时要想该怎样放大或缩小,要通过画图中去感悟。通过画面的放大或缩小,学生就知道了怎样去做,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有利于整合应用教育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结构,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样效果的实现,不仅需要我们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科学设计教学课件,还需要我们把握好使用原则,做到适当、适度、适时的运用,才能使这结效果变成现实,成为学生数学发展路上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李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2009年。
  [2]梁艳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年。
  [3]冯大宴,新课标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南方论刊,2005年。
  • 【发布时间】2019/2/21 9:27:33
  • 【点击频次】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