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江洪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东辰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新课标的要求、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主要有四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束缚,老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教会学生自我设计学习问题
  学习主要是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首先应让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前者,也就是解决学习目标的问题,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会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设计学习目标呢?我是这样做的:
  1、围绕文章题目设计学习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题目来设计学习问题不失为一个学习的好方法,既能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
  2、围绕文章具体内容设计学习问题。
  有些文章的题目不带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对于这样的文章,最好在让学生初读一遍文章之后再引导他们设计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学习问题,要注意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文中的“中心句”来设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全过程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了学习问题,这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主要的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而是大胆放手,充分让学生自我学习,教师只充当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具体学习过程又分为以下三步:
  1、学生独立学习。
  在设计了学习问题之后,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学习,一般十到十五分钟。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的默读学习为主,可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圈、点,大胆地进行批注分析,必要时可写出学习笔记。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课本上都密密麻麻的,留下了同学们的辛勤的汗水和自我学习的丰硕成果。久而久之,将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组学习。
  在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独立学习之后,已经解决了不少学习问题,但也会有一些问题学生可能还不真正理解,这时进行就很有必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学习。我们的做法一般是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并由一名学习小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并汇总讨论要点,为下一步的全班集体学习作好准备。在这个环节中,将真正发挥小组群体的战斗力量,那些在独立学习中的弱者和强者,将会真正达到优势互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这样不仅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学会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3、集体学习。
  在进行了小组学习讨论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较为深入和全面,但也可能有些地方仍不够透彻和精当。为了将学习更深入一步,也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交流和评价,就很有必要展开全班学习大讨论。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汇报对学习问题的学习研究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质疑,共同讨论有争议的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
  • 【发布时间】2019/2/21 9:33:48
  • 【点击频次】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