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如何完善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高中生涯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能否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关系着学生能够高质、高效的学习。笔者从多年的教育实践出发,对高中班主任的管理技巧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以此为高中班主任们进行班级管理,提高班级凝聚力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管理方法
高中生尚处于青春期,再加上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是较大的,所以高中时期学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这也愈加突显了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有效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对班级管理中的方法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等各方面都获得良好发展。为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开展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当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理念落后
纵观当下的班级管理,不难发现,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尽管是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个观念依然印刻在高中班主任乃至家长的思想中,他们都认为学生的成绩好坏在于高中班主任是否以严苛的要求去对待学生。其实不然,一个班集体需要负责的不仅仅知识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生活事物方面的处理。因为涉及的事件繁多,难免会出现应接不暇的情况,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许多的学校就采取了高压政策,在这项政策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规定,这些强制性的规定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束缚。虽然采用了这些强制性的制度,却依然与预期目标相差甚多,还严重的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管理风格过于简单粗暴
高中的教师因为需要管理的事物范围广,任务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高中班主任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每个学生身上是不可能的,这样高中班主任想要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就很难。基于此,高中班主任在管理课堂纪律方面就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往往流程就是学生犯错——批评——学生写检讨。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是在惩罚结束后,学生依然还是会犯类似的错误,无法达成解决问题的作用。
二、如何完善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1.讲道德,树榜样
作为一名管理者,班主任首先需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榜样。高中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因为敬佩而信服。班主任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是最容易引起他们共鸣,让他们不自觉模仿。因此班主任自身一定要独具人格魅力,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学识涵养,以自身为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信的榜样。其次,班主任也要在班级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中的榜样,道德高雅、品行高端、成绩优异、独具特长等都可以成为班级中的学习榜样,以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争做学生的好榜样
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中,班主任起着总指挥的作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学生。通常情况下,班主任要将自身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借助自身的言行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班主任要认识到自身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得当,那么学生就效仿教师不得当的言行举止,从而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班主任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
3.了解、关爱学生
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分析他们的心理、学习、家庭、生活情况,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视同仁”,不偏向学习好的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差的学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只注重自己学习,认为只自己学习好就行了,其他人与我无关,有同学问题他也不解答,认为这只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自己的学识,也交到了朋友,同时也懂得了分享,何乐而不为呢?有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关点,不能全然否定,多和他们沟通,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另外,在管理和教学上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先成人后成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做好班级日常常规工作
作为高中班主任,需要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需要参加班主任例会,组织学生参加升旗,集会等;督促学生搞好卫生,并且及时进行大扫除;开主题班会,鼓励同学踊跃发言;认真备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开家长会;及时上交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及汇报总结并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处理学生的临时突发事件,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教育处理;组织班干部竞选活动,协助处理班级事务;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集体活动;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好班级管理秩序。
5.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教师威信
班主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接触较多,其行为、言谈举止、作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设想,如果一个班级,班主任都“不正”,那么这个班级会有多大可能会是优秀班集体。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家长会给班主任老师塞红包以请求对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顾,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无私奉献的,没有任何外在物质条件都应以十足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班主任更应该起到模范先锋的作用,以身作责,增加专业知识技能,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不能忽视一些小事和细节。不穿奇装异服,拖鞋,染怪异头发,不随意侮辱、诋毁他人,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所谓威信并不是指每个学生见了老师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而是老师的一种威望与信誉,无才又无德的老师是不可能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的。
6.民主治班,科学管理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当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需要其转变思维,去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生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松,有些时候要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具体管理当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使教育变得更加合理。
总之,在高中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更加恰当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景云.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与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20(05):186.
[2]程光.基于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5-36.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管理方法
高中生尚处于青春期,再加上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是较大的,所以高中时期学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这也愈加突显了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有效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对班级管理中的方法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等各方面都获得良好发展。为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开展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当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理念落后
纵观当下的班级管理,不难发现,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尽管是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个观念依然印刻在高中班主任乃至家长的思想中,他们都认为学生的成绩好坏在于高中班主任是否以严苛的要求去对待学生。其实不然,一个班集体需要负责的不仅仅知识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生活事物方面的处理。因为涉及的事件繁多,难免会出现应接不暇的情况,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许多的学校就采取了高压政策,在这项政策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规定,这些强制性的规定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束缚。虽然采用了这些强制性的制度,却依然与预期目标相差甚多,还严重的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管理风格过于简单粗暴
高中的教师因为需要管理的事物范围广,任务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高中班主任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每个学生身上是不可能的,这样高中班主任想要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就很难。基于此,高中班主任在管理课堂纪律方面就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往往流程就是学生犯错——批评——学生写检讨。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是在惩罚结束后,学生依然还是会犯类似的错误,无法达成解决问题的作用。
二、如何完善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1.讲道德,树榜样
作为一名管理者,班主任首先需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榜样。高中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因为敬佩而信服。班主任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是最容易引起他们共鸣,让他们不自觉模仿。因此班主任自身一定要独具人格魅力,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学识涵养,以自身为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信的榜样。其次,班主任也要在班级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中的榜样,道德高雅、品行高端、成绩优异、独具特长等都可以成为班级中的学习榜样,以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争做学生的好榜样
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中,班主任起着总指挥的作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学生。通常情况下,班主任要将自身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借助自身的言行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班主任要认识到自身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得当,那么学生就效仿教师不得当的言行举止,从而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班主任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
3.了解、关爱学生
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分析他们的心理、学习、家庭、生活情况,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视同仁”,不偏向学习好的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差的学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只注重自己学习,认为只自己学习好就行了,其他人与我无关,有同学问题他也不解答,认为这只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自己的学识,也交到了朋友,同时也懂得了分享,何乐而不为呢?有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关点,不能全然否定,多和他们沟通,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另外,在管理和教学上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先成人后成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做好班级日常常规工作
作为高中班主任,需要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需要参加班主任例会,组织学生参加升旗,集会等;督促学生搞好卫生,并且及时进行大扫除;开主题班会,鼓励同学踊跃发言;认真备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开家长会;及时上交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及汇报总结并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处理学生的临时突发事件,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教育处理;组织班干部竞选活动,协助处理班级事务;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集体活动;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好班级管理秩序。
5.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教师威信
班主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接触较多,其行为、言谈举止、作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设想,如果一个班级,班主任都“不正”,那么这个班级会有多大可能会是优秀班集体。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家长会给班主任老师塞红包以请求对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顾,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无私奉献的,没有任何外在物质条件都应以十足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班主任更应该起到模范先锋的作用,以身作责,增加专业知识技能,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不能忽视一些小事和细节。不穿奇装异服,拖鞋,染怪异头发,不随意侮辱、诋毁他人,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所谓威信并不是指每个学生见了老师都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而是老师的一种威望与信誉,无才又无德的老师是不可能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的。
6.民主治班,科学管理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当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需要其转变思维,去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生不能太严,也不能太松,有些时候要让学生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具体管理当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使教育变得更加合理。
总之,在高中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更加恰当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景云.高中班主任管理技巧与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20(05):186.
[2]程光.基于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35-36.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4:22
- 【点击频次】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