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学前教育

 

【作者】 何宽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学前教育是开展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幼儿学前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修为,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方法 
  幼儿学前教育的开展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说有很多种措施,但是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水准,因为幼儿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他们接触的范围也是不同的,在进行幼儿学前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对幼儿的充分了解,加强幼儿智力方面的开发力度,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力,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完善幼儿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
  学前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才能为孩子带来更多优质的教学项目,从而让孩子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及技能,最终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回顾以往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大部分幼儿园主要是一些比较传统的语言、音乐类的课程,而且上课的模式比较单板和枯燥,从而导致孩子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创新和优化传统的学前教育课程,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有趣的教学内容。那么对于如何完善幼儿学前教育内容,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我们以语言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内容,从而让语言课程教学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课堂的上课气氛。比如,老师课前准备一些汉字卡片,然后让学生们两两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一名学生观看卡片里面的汉字内容,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述,而另一名同学则负责猜出卡片所表达的汉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语言教学的气氛,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适当加入一些课程游戏环节,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从主观的幼儿本身为出发点进行探讨
  1.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理与成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幼儿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清楚的知道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抽象性很差、模仿能力较强、行为随意性较强几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心理上诸多的特点,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回答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耐心而细致,随时关注孩子的理解程度。幼儿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不要让孩子在大人口中学会一些不良的脏话、口头禅等。因此,加强对幼儿教育时的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非常容易模仿别人,好的不好的、善的与恶的孩子都会模仿,那么要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现代的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长辈们都会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就造成孩子在生活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关注其他人的感受,且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但是,这时候的幼儿身心发展都还处于可塑阶段,如果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还是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当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教师会对其灌正确的行为思想,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还是需要与家长相互配合,要不然一切努力都将会徒劳无功。幼儿园应该对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幼儿。还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与不同,同时也可以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帮助一个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认知。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审美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所以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使其对接触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三、提升观念、强化认识。
  为了顺应社会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考虑各大高校的教育特色,遵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仅在数量上提供足够的幼儿教师,更应培养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过硬的保育保教技能以及专业艺术特长的优秀学前教育人才。陈旧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及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前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逐步革新,提升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
  四、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推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完成。我们必须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只是智育。幼儿园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家园合作,针对农村地区大多由祖父母辈的家长教养孩子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家园合作形式。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父母的沟通,将幼儿的成长现状,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父母,并向父母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
  总之,开展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是对幼儿心理健康以及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行为,我们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道德建设的时候,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幼儿的教育不但要依靠平时的课堂教育,还要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渗透,这样才能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素质发展。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6:13
  • 【点击频次】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