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运用探析

 

【作者】 何丽平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下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给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探究怎样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很强,假如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非常抽象和枯燥,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入游戏活动,能够给学生爱玩的天性提供发挥空间,活跃学生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开发。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对于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发展期的孩童而言,稍显枯燥,甚至难以理解,比如小学要求记忆背诵的九九口诀,可以说这是很多中国小学生最深恶痛绝的一件事,而且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到这个常见现象并且分析背后的原因:那就是小学数学不仅难而且学生觉得没兴趣。对于这个心理发展期的孩童而言,游戏简直就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如果将游戏带进教学,会不会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所帮助?根据这个研究方向,我们发现游戏教学法,并且实践告诉我们,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教师要意识到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经常会采取教师语言的使用、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类型的采用等多种教育手段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也观察到有些孩子坐不住、打瞌睡等不好的上课现象,我们教师要警惕,这是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的标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更集中精神地听讲。比如,当我们教师讲到一位数的加减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学工具:竹制小棒、红纸的剪花等,借助教学身边物品来让学生参与买卖游戏,假如小棒一根代表一元,那么这朵花要五元,我们应该给他多少根小棒呢?如果绿色的小草价值三元,我们应该还要给他几根小棒才能换一朵红花呢?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也不要打断学生的教学游戏参与过程,提供指导即可。学生们在参与买卖游戏的时候其实就是进入教学的过程,他们在买卖中不仅能够理解钱的单位,还有助于他们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运用,而且也学会了如何一位数的加减活动。不仅如此,学生们在游戏中还学会了竞争,这种意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在学习上也会帮助他们领先他人。而教师要注意教学氛围和游戏进程,做好游戏的把关者和结束者。
  二、教师要不断思考游戏教学法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当中
  教师要明白游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寓教于乐”,不仅要将游戏教学法更好地在课堂中运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还要以身作则,自己也不断学习加强自身教育修养。关注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思考如何通过游戏教学法使教学更高效。比如,对于教学游戏的选择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拥有大量的阅读和广阔的视野,还要有独到的见解和专业的眼光,这样才能翻阅前人的经验找到最适宜最贴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游戏,更高目标是如果没有就能自己设计一款教学性强、适应性好的教学游戏。选择环节之后还有实施环节,这个非常考验教师对于教材课本上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同时较高地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把握恰到好处。这意味着,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实施教师都已经提前做好时间预设,并且提前判断学生反应和学生行为。游戏的存在就有胜负输赢之分,教师应该在游戏结果上如何取舍和将结果告知给学生,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是否造成打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方面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在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关注的问题。
  三、联系实践设计游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游戏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活起来,给学生灌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无限想象以及数学能力的发展。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方法,而且实践活动也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最大化完善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游戏时,除了要考虑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学习激情之外,还需要积极思考选取的游戏教学方法能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鼓励学生学做统一。特别是在涉及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都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实践和动手操作。例如,解决数学题:要把一根长是13米的绳子分给小明和小亮用来捆包裹,已知小明的包裹需要多分3米,那么二人分别能够分得几米绳子?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先指导学生分组探讨,思考一下怎样划分是更为合理的,接下来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用实践游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有的小组说先将绳子对折,从对折处一边向后退1.5米剪断即可。也有的小组说是先把绳子卷上3米再进行对折,在对折点剪断。这样学生就在实践中解决了数学难题,而思维以及课堂氛围始终非常活跃。
  四、结合天性设计游戏,提升数学的竞争性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当前阶段非常普遍的心理特点,要想让游戏活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就要在设计游戏时考虑学生的天性,设计竞争性强的数学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数学学习目标。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闯关类的游戏活动,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游戏设计环节中来,让学生在良性竞争当中感受学习乐趣。
  引入游戏是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活跃教学氛围的首选方法,而且这样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天性,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改变过去学生不愿意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和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情况。而为了确保游戏引入的效果,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游戏活动,保证游戏设计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激励性,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游戏活动,锻炼数学能力,在优良氛围下完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利利. 游戏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J]. 考试周刊,2016(105):79-79.
  [2]杨光权.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学周刊,2016(16):48-49.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6:25
  • 【点击频次】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