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

 

【作者】 刘芙蓉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苏台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脱的重要责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从放飞学生想象、引导强化积累、注重语文实践等途径去加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奠基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迷失。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肩担重任。而传统语文教学,由于取向为“教以应试”,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人云亦云现象的大量出现。而践行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极力倡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初中语文教学,谈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想象放飞为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实际上也是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能突破时间束缚和空间限制。其与创新思维一样,都是对已有素材的再加工。因此,我们可以说,创新离不开想象,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想象放尽为径,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不少的课文,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很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对诗歌精练语言的理解,体会其优美的意境,捕捉诗人强烈而含蓄的思想感情,“猜测”出诗歌背后的深层的意蕴,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我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对文中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的描写,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者自然的感悟,通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教学《背影》时,我就注意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被父亲去买桔的背影感动得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以前的“聪明”正是没有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同样是父爱,作者从不理解到理解,就是他对人生的一个感悟过程,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感悟,才能把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写得如此感人至深。其他,如小说、戏剧文学、寓言、神话等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以注重积累为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厚积才能薄发。而初中薄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已有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就是一种创新语文实践。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就是其中一条重要策略。王业宁曾经说过:“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加强优美词句、段落、写作技巧积累基础上,还要加强语文教材中创新元素的积累。从实践看,语文教材中可供挖掘的创新元素还很多。而这些元素的挖掘要靠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创新精神去感染学生,教师在挖掘、分析、感染中,最终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要做到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教育的契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用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开放型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我们挖掘了其中的创新元素,还要让学生从中去感受创新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也要把自身习得的知识能力展现出来,即“厚积薄发”,实现创新效果。
  三、以实践实践为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语文创新教育的培养贯穿于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视野展开实践活动:阅读课上,我鼓励学生提问,看谁提的问题新颖、独特而有意义,看谁的回答合乎道理而又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学生的作文实践。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这有其可取的一面,然而也会对学生形成束缚,尤其是写前指导和写中指导对学生的束缚更大,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很少进行这样的指导,而是指导学生选好切入点,让学生独立思考,放开胆子,大胆想象,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局限,在较大范围,广阔背景下,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中发现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特殊关系,指导他们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从而写出立意新颖、境界开阔、优秀的好文章来。在题材方面,也有偏重,多写有利于学生想象的文章,如《多年以后的相会》、《假如我是…》等等。例如,我们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就让学生文章将其改编成课本剧,每位学生饰演文中的角色,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个个都积极地研究教材、把握剧本,都真正成了剧中人,想过把“演员”瘾,这样也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天地,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活动中开拓了思维和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辛而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应致力于“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变“学会”为“会学”,使“学有所得”转化为“学能自得”,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力促他们走向创新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王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6年。
  [2]崔贵臣,谈谈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J].学苑教育,2016年。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6:37
  • 【点击频次】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