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园微课资源开发的探究

 

【作者】 刘 敏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进餐教育为例

  摘 要:微课热潮中,幼儿园微课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本文从微课设计和微课开发两部分阐述幼儿园微课资源的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微课资源;开发;进餐教育
  互联网时代,微课凭借满足时间碎片化、传播速度快、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等特点形成了“微课”热潮,这股热潮席卷了各行各业,包括教育界。微课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广泛运用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也有所涉及。“十二五”教育科研突破的方向将“微课研究”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为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空间和机遇。目前,学前教育阶段的微课开发相对迟缓,设计、开发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微课资源,能有效改变幼儿园的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以幼儿进餐教育为例,从设计和开发两个板块入手,探讨幼儿园微课资源的开发。
  一、讲设计,才能做出好微课
  (一) 好主题,好微课
  设计好微课,首先要选好微课主题。好主题能成就一节优秀的微课。主题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接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幼儿的兴趣点或认知需求。进餐环节是幼儿在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反复强调进餐中的注意事项,很多幼儿仍然存在打闹、狼吞虎咽、挑食等行为。教师不厌其烦地说教,效果却不好。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画面丰富,内容有趣,时间短,呈现方式多样,有效的解决了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的问题。同时,幼儿在不知不觉学到其中的知识或技能。餐前活动时播放关于进餐教育的微课,既较少了幼儿的消极等待,又强化了幼儿对进餐的认识。因此,开发关于进餐教育的微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 三聚焦,定目标
  首先,要明确目标。选择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难点、重点、易错点、关键点等制成微课。幼儿的进餐教育涉及进餐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礼仪教育、营养知识等多个方面。鉴于幼儿的独特特点,一节微课只能聚焦一个点,切记包含过多内容。通过三轮聚焦,明确目标:聚焦学员、聚焦任务、聚焦问题。微课的目标学员是幼儿,对应的任务和场景是幼儿进餐,解决幼儿进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这些,微课目标的设定会更清晰、合理,为整节微课打好基础。
  (三) 情景化,故事化,童话化
  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依靠五官感知外部世界。枯燥乏味的平铺直述不能吸引幼儿,创设一个贴近幼儿生活或感兴趣的情景,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微课设计时,不仅可以创设一个与进餐有一定联系的情景,还可以用故事演绎的方式讲述进餐中的注意事项等,将教学内容自然的贯穿到故事中。无论是创设情景,还是创编故事,儿童化的形象和语言更能锦上添花。
  (四) 好技术,添光彩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微课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微课制作在技术上应遵循“适度原则”。教学微课作用不是娱乐性的,而是让观看者学到知识或技能,制作时不需要添加过多的特效或炫酷的特效,以免观看者的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适得其反。适当添加慢镜头、旁白、音乐、扩大、变色等技术,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能为微课增值。例如,录制握勺这一细节时,可以利用慢镜头和近镜头、扩大技术,将手握勺的细节逐一展示出来,学习者能看仔细,从而模仿学习。
  (五) 传情感,赋生命
  好微课隐藏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听觉上,音乐、音效和配音能传递丰富的情感;视觉上,画面色彩和简单的标识,也能传递作者想要传递给学者的情感信息。富有情感的微课如有生命的书,值得学者一页一页去翻阅。如,清晨的虫鸣鸟叫给人传递的是轻松愉快;雷鸣、风声营造的是紧张的氛围;红色传递的是热情、有能量…在制作进餐教育的微课时,餐前餐后加入轻松愉快的音乐,幼儿能安静地倾听、等待;进餐安全教育时,配音音调的抑扬顿挫也能很好的传递出情感信息。
  二、“拆”“炼”结合,树状开发
  学会了设计微课,走出了做好微课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开发微课资源。首先是要确定选定的内容是否值得被开发,确定微课开发的价值,即是否存在需要而且可以改变的问题。只有审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普适性,才不会开发出一批有数量无用处的微课。
  幼儿园微课最好是成系统的,零散的微课不利于开发。将原有课程碎片化和整合经验是开发幼儿园微课资源的两大途径,即“拆”和“炼”。
  (一)“拆”
  何为“拆”?“拆”就是拆分。幼儿园从课程拆分入手,相对容易。将课程碎片化,即拆分课程。将选择全部拆分还是部分拆分,制成微课,则是根据学者学习的需要和制作者的精力进行。重难点部分,还可以延伸出相应的对答式微课,供幼儿自主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对知识或技能的把握。课程如同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将原有课程碎片化,首先确定这个大树的树干上有几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有哪些树枝,每个树枝上有多少树叶,一级一级的拆分开来,微课虽然不能连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地图,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进餐教育这课大树上,延伸出礼仪、安全、技能、营养、整理五大树杈,每个分杈又延伸出相关的信息。如,安全包含卫生和安全,卫生包含食品卫生、手部卫生、餐桌卫生、餐具卫生等;安全包括餐具使用安全、防烫伤、防摔倒、防推挤、防踩踏、防碰撞等。如此开发,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二)“炼”
  何为“炼”?即总结经验、提炼精华。这种开发模式相对较难,一是开发者善于观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生成微课;二是善于总结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开发微课;三是将产生变化的部分制成微课。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微课开发都不能偏离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的设计和开发选题是关键,内容是王道,设计是灵魂,形式是外衣。选好主题、内容,精心设计,选择符合主题和内容的微课形式,设置适合的时长,微课资源开发就离成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设计好微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2]唐绪莹,熊洁.微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8:24
  • 【点击频次】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