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课的导入就是常说的“开场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是每节新授课的基本环节,是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心理特点和人类认识规律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相结合,灵活教学方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如在数学课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图像连接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楚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质上的东西,掲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完成知识构建。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上课开始,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阐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时,一上课,教师用信息技术直接出示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目的,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导入教学相结合,在导入新课教学时,它给数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它能调动广大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使之为数学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既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这个内容时,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超市购物画面,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今天我们要去超市选购一些物品,每人可以选购两种物品,一种的价格在10元以内,另一种的价格在10以上,你能按这个要求买吗?多媒体滚动显示各种商品及价格。
1、学生按要求挑选商品。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
14+5 21+3 6+42 42+5
37+4 9+78 42+9 9+34
这节课的导入新颖、有创意,学生很感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操作导入法。
小学生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从感知到理性,这样既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有能激发学生的求职欲。例如:教学《分类与整理》时,课件显示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提问: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手上拿了什么?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有这么多的气球,你可以按形状、颜色分一分吗?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引导学生说出:有3种形状的气球,并数出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再按不同颜色分一分、数一数,再按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分类,这样引入课题既直观又明了,增强了学生掌握能力。
(四)结合主题图导入法。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配有大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插图,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有效的使用他们。小学生习惯于具体形象思维,插图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了直观凭借,经常借助插图进行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结合主题图介绍人民币的功能:
师:来看一看这些图片,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买东西)买东西要用到什么?(钱)
师:最后一幅插图中的小姑娘在做什么?
师:希望大家向小女孩学习,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辅助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分层因材施教。信息技术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强交互性。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促进教师因材施数方面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机会结合,运用求异思维,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且激发了他们积极的思维意识,能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培养观察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课堂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偶发事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具,我们很难及时做出更改来适应教学,教无定式,学无定法。只要我们设计得当,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就可以帮我们的大忙!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过渡精彩片段
我们平时听音乐,歌唱者唱完一段后,用优美的曲子过渡到第二段,接着又唱下去,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又有一次算是优美吗?当然,教师用这样的导语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时,学生没有了新颖性的导入,达不到效果。不同的课题教学有不同的导入方法,同一课题教学也有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不管如何设计导入方法,都利用到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数学教学导入中,设计出简、明、快的教学情境导入,既能节省课堂导入环节的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顺利进入学习目标,完成学习目标。因此,精彩的导入能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技巧及运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引发学习的革命,数学教学的导入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为数学教学服务,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各种形式参与到学习中去,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新授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俊彩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方法探究[J] 2012
[2]黄艳梅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2015
[3]李瑞生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J]200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如在数学课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图像连接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楚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质上的东西,掲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完成知识构建。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上课开始,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阐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时,一上课,教师用信息技术直接出示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目的,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导入教学相结合,在导入新课教学时,它给数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它能调动广大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使之为数学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既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这个内容时,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超市购物画面,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今天我们要去超市选购一些物品,每人可以选购两种物品,一种的价格在10元以内,另一种的价格在10以上,你能按这个要求买吗?多媒体滚动显示各种商品及价格。
1、学生按要求挑选商品。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
14+5 21+3 6+42 42+5
37+4 9+78 42+9 9+34
这节课的导入新颖、有创意,学生很感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操作导入法。
小学生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从感知到理性,这样既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有能激发学生的求职欲。例如:教学《分类与整理》时,课件显示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提问: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手上拿了什么?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有这么多的气球,你可以按形状、颜色分一分吗?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引导学生说出:有3种形状的气球,并数出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再按不同颜色分一分、数一数,再按学生的汇报课件展示分类,这样引入课题既直观又明了,增强了学生掌握能力。
(四)结合主题图导入法。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配有大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插图,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有效的使用他们。小学生习惯于具体形象思维,插图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了直观凭借,经常借助插图进行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结合主题图介绍人民币的功能:
师:来看一看这些图片,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买东西)买东西要用到什么?(钱)
师:最后一幅插图中的小姑娘在做什么?
师:希望大家向小女孩学习,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辅助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分层因材施教。信息技术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强交互性。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促进教师因材施数方面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机会结合,运用求异思维,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且激发了他们积极的思维意识,能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培养观察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课堂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偶发事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具,我们很难及时做出更改来适应教学,教无定式,学无定法。只要我们设计得当,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就可以帮我们的大忙!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过渡精彩片段
我们平时听音乐,歌唱者唱完一段后,用优美的曲子过渡到第二段,接着又唱下去,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又有一次算是优美吗?当然,教师用这样的导语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时,学生没有了新颖性的导入,达不到效果。不同的课题教学有不同的导入方法,同一课题教学也有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不管如何设计导入方法,都利用到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数学教学导入中,设计出简、明、快的教学情境导入,既能节省课堂导入环节的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新知,顺利进入学习目标,完成学习目标。因此,精彩的导入能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技巧及运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引发学习的革命,数学教学的导入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为数学教学服务,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各种形式参与到学习中去,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新授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俊彩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方法探究[J] 2012
[2]黄艳梅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2015
[3]李瑞生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J]2006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9:11
- 【点击频次】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