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低效现象的诊断分析

 

【作者】 封兴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在幼儿成长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然而,笔者对学校所进行的区域游戏活动进行回顾与总结,发现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低效与无序,与它本应呈现的意义价值相距甚远,区域游戏活动效率低下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形:材料选择的随意性和非层次化、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非技术化、评价形式的单一性和非艺术化,故对这些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区域游戏活动的概念模糊不清,想做,却无从下手。
  2.对区域游戏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热衷于集体教学活动。
  3.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能力差异太大,水平较弱的现象很普遍,有些幼儿园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展。
  4.对区域的设置与规划不合理、不科学。一是内容单一、枯燥,幼儿不感兴趣;二是内容与领域教学及领域目标相分离,或是拼盘现象;三是区域内容设置的过于随意,没有计划性,甚至是一个或几个内容整个学期都一成不变;四是许多幼儿园建园早,活动室场地小,教师不会规划或者规划不合理,常常只是为了园里的任务必须做区域而做,并未认真用心去思考,去设置。
  5.对区域的材料投放问题。教师或是倦怠,疲于更新材料,或是专业上存在问题,投放材料单一、枯燥,不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6.对区域的介入与指导能力或弱,或缺乏目标意识。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优化策略
  1.合理创设自主活动空间。
  首先,区域的布局要充分利用起园区的自然条件,比如在阅读活动区域,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保护孩子们的视力;科学探索区域要靠近水源,方便小朋友取水。其次,应做到动静有序。在手工区、阅读区应尽量安静,让学生沉下心来进行学习。再次,可以适时进行活动区域以及活动材料的变换。大部分幼儿具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教师可以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区域场所和活动材料的变换,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时刻保持活动的兴趣。最后,最重要的是确保幼儿活动区域的安全性。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作为教师,必须确保电源、水源、活动器械的安全等,时刻做到以幼儿为本。
  2.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科学摆放材料
  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第一,由于幼儿园临时活动的面积较小,孩子的数量又比较多,班级物品的摆放难免会遇到拥挤的问题。这导致在老师开展游戏的时候总是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材料的摆放位置,这也使得孩子们无法能够得到充分的游戏时间,也影响了教室布置游戏区域。为缩短游戏前的大量准备时间,确保孩子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游戏,幼儿园可以合理利用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区域,比如走廊、科学发现室、图书馆等等,并配置相应的区角,将需要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摆放,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第二,要与幼儿互动起来,一起动手布置环境,这不仅仅能够解决浪费时间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幼儿一起锻炼动手能力,增强互动性,体现了自主性。
  3.需要不断观察与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创设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游戏环境,投放不同特点的材料,促进孩子的不断发展。 
  例如,同样是“娃娃家”游戏活动,小班要创设多个活动区角,主要围绕幼儿“家”的生活经验组织游戏。游戏材料宜简单、便于幼儿模仿。尤其在场地有限时,一个布娃娃、一个单一娃娃玩具、一张小吊床等即可构成了一个“娃娃家”区角。中班幼儿“娃娃家”活动区域设置数量上应适当减少,但要注意设置的有层次感,即区角的空间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要比小班更加丰富,以满足中班幼儿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心理更加成熟的需要。大班幼儿固定的“娃娃家”设置一般一个即够了,但教师鼓励大班幼儿自己规划设计喜欢的“娃娃家”。因此,活动空间要相对开阔,材料种类更加丰富,以便满足幼儿独立活动、创造性设计的需要。
  根据幼儿注意心理发展的特点,小班的游戏材料要颜色鲜艳、形象逼真。材料的包装或装饰应该经常改变“刷新”。对于中班,我们要减少成型的玩具数量,适当增加半成品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以便适应幼儿主动探索心理。对于大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进行加工创作。
  4.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细心观察后,要对由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使得活动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并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采用行之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使得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能够得到不断的深化拓展。例如当发现幼儿对区域活动兴趣不大时,应当对幼儿的具体表现行为进行细心的观察,并对幼儿不感兴趣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补救策略。
  5.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区域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活动形式,他能够充分的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教师的一些语言或者行为是对孩子的干扰,代替了孩子自主的学习与思考,不利于儿童的自我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更多运用转折性的语言,暗示性的语言以及建设性的语言等等,去帮助、引导儿童自己去解决更多的实践性问题。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特点,勤于探索实践,不断创设新颖有趣的区域活动,让孩子爱上“娃娃家”,爱上区域游戏活动。
  • 【发布时间】2019/3/10 18:59:39
  • 【点击频次】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