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的有效导入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课堂导入即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这是上好课的首要问题。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到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导入;有效性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通过几年的的初中地理教学,在讲授新课方面,我有了一写收货,借此机会简单的谈几点看法。
一、借助图片导入法
地理图片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各种错综复杂的交通图,还包括一些风景宜人的景观图等,这些图片视觉冲击力强,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知识。因此,在地理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地球与地球仪》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新知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学好地理对我们的学习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宇航员在空中拍摄到的地球表面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这一节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当教师借助图片来导入新课的时候,学生觉得既形象,又直观,从而为教学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借助图片导入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从枯燥的地理常识转到了对地球,对星空,对一些科技知识的渴望。在兴趣的激发与驱使下,学生不仅参与意识浓厚,学习效果也很好。
二、复习导入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与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过程。运用复习的方式来导入新知的学习,既可以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有效地巩固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从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减少教学的突兀性,避免了知识的断层,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整体把握教材,对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找准各知识间的衔接点,以在旧知与新知间实现顺利过渡。
三、、创设故事进行新课导入
故事历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更是如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可结合自己教学内容讲,也可把任务派给学生讲,学生的故事或许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如在讲“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这一课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让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为大家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不仅可有效的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还会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四、地图导入
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突出特点。传授地理知识,讲授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等,都必须依靠地图。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利用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旧有的知识,为获得新的知识开启大门。如在讲《美国》,上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世界政区图”或“东西半球图”。教师提问:“如何描述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从东西半球看,美国位于哪个半球?”。学生能够从图中读出有关美国的位置特征及半球位置,但是会不全面。老师边指图边讲道:“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从海陆位置看,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接壤,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国。从纬度位置来看,本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从东西半球上看,美国位于西半球。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美国的概况。”利用地图解释题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出了本课的中心内容或所讲知识的范围,为新课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五、联系生活导入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对学生来说,这些生活常识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财富。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如能结合所学内容采取联系生活的导入方法,必将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而使学生获得学习地理的无限快乐。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人口》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关于人口,你们都有哪些了解与认识?”有学生可能会说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人口众多,交通不便等。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又把我国面积与人口比例以及其他国家面积与人口比例方面的资料数据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此一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地理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把生活案例融入其中,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诗歌导入法
地理中有着优美的山川河流,这些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为此他们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利用这些思想文化的结晶来导入新课,既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以顺利地过渡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同时实现了多学科间的整合,这符合新课改下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在学习“内蒙古高原”这一内容时,我在课上先为学生配乐朗读《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词将学生顺利地带入到诗词所描绘的茫茫草原上,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此时再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地理知识,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导入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导入的方法有许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我们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巧、奇、新的简短而有力的导入,使导入成为课堂教学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导入;有效性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通过几年的的初中地理教学,在讲授新课方面,我有了一写收货,借此机会简单的谈几点看法。
一、借助图片导入法
地理图片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各种错综复杂的交通图,还包括一些风景宜人的景观图等,这些图片视觉冲击力强,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知识。因此,在地理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地球与地球仪》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新知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学好地理对我们的学习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宇航员在空中拍摄到的地球表面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这一节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当教师借助图片来导入新课的时候,学生觉得既形象,又直观,从而为教学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借助图片导入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从枯燥的地理常识转到了对地球,对星空,对一些科技知识的渴望。在兴趣的激发与驱使下,学生不仅参与意识浓厚,学习效果也很好。
二、复习导入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与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过程。运用复习的方式来导入新知的学习,既可以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有效地巩固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从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减少教学的突兀性,避免了知识的断层,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整体把握教材,对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找准各知识间的衔接点,以在旧知与新知间实现顺利过渡。
三、、创设故事进行新课导入
故事历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更是如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可结合自己教学内容讲,也可把任务派给学生讲,学生的故事或许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如在讲“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这一课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让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为大家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不仅可有效的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还会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四、地图导入
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突出特点。传授地理知识,讲授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等,都必须依靠地图。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利用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旧有的知识,为获得新的知识开启大门。如在讲《美国》,上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世界政区图”或“东西半球图”。教师提问:“如何描述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从东西半球看,美国位于哪个半球?”。学生能够从图中读出有关美国的位置特征及半球位置,但是会不全面。老师边指图边讲道:“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从海陆位置看,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接壤,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国。从纬度位置来看,本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北温带。从东西半球上看,美国位于西半球。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美国的概况。”利用地图解释题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出了本课的中心内容或所讲知识的范围,为新课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五、联系生活导入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对学生来说,这些生活常识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财富。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如能结合所学内容采取联系生活的导入方法,必将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而使学生获得学习地理的无限快乐。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人口》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关于人口,你们都有哪些了解与认识?”有学生可能会说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人口众多,交通不便等。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又把我国面积与人口比例以及其他国家面积与人口比例方面的资料数据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此一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地理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把生活案例融入其中,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诗歌导入法
地理中有着优美的山川河流,这些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为此他们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利用这些思想文化的结晶来导入新课,既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以顺利地过渡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同时实现了多学科间的整合,这符合新课改下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在学习“内蒙古高原”这一内容时,我在课上先为学生配乐朗读《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词将学生顺利地带入到诗词所描绘的茫茫草原上,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此时再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地理知识,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导入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导入的方法有许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我们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巧、奇、新的简短而有力的导入,使导入成为课堂教学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
- 【发布时间】2019/3/10 19:03:11
- 【点击频次】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