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幼儿语言教学

 

【作者】 郭 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金沙江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师生交流思想的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老师们一直在努力尝试让自己的思想与幼儿的认识贴得更近些,有的在寻找深浅适度的教材;有的试图通过形式有趣的游戏;有的精心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具;也有的尝试运用稚气化的语言。这些有益的尝试为实现师幼思想的沟通提供了保障。但笔者以为,与动态的活动过程相对应,教学更是一门对话语言的艺术,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好坏,对及时调控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哪此问题呢? 
  一、遵循层次性原则,关注语言训练的需求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首先要体现层次性。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幼儿阶段还是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语言发展是不均衡的,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也差异较大。因此教学时应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需求,充分发动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要以调动全体幼儿的兴趣为目标,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语言训练。如:组织幼儿去春游,然后设计语言训练活动《春天在哪里》,就能较好地引发儿童谈话的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提出说话的不同要求,可以用一句话回答春天在哪里,也可以具体地描述一下春天的景物。
  为了引导幼儿学习问候的各种方法,让幼儿愿意说,我们要教会孩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问候,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就要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如果是能力强的宝宝,就要这样对他说“明天,你能不能用一句好听的话与老师、同伴打招呼呢?”这就体现了层次性原则。
  二、让一日生活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课堂
  “生活即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是一种体验、一种实践、一种参与,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让孩子在一日生活中自然习得语言的技能。比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通过入园的“互相问好”教幼儿学会礼貌待人;通过晨间活动,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见闻;通过游戏的互动,让孩子学会交往;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通过每天的涂涂画画让孩子体验书写的乐趣;通过儿歌故事,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等,让语言教育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让一日生活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课堂。
  三、让幼儿学说普通话普通话是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新纲要中指出: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习普通话。中班的幼儿发音器官已经发育完善,而且有着好模仿的特点,因此正确示范是幼儿掌握语音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坚持说普通话,发音正确,不说方言,让幼儿模仿。通过示范,应让幼儿正确感知发音的微小差异,还应让幼儿掌握发音的方法。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可以提醒幼儿注意听,并看着教师的口形跟着发音,还应讲解发音的方法,常帮助幼儿掌握和理解,再教幼儿练习。 
  四、运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 
  幼儿的语言是在使用、交流中形成发展的,要提高语言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为幼儿创造多交流、多使用的机会。针对以往幼儿语言学习形式单一、热情不高的状况,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语言游戏活动是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如“自编图书”游戏:给幼儿提供一些废旧图书或画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剪贴,同时鼓励他们根据画面进行描述,并记录下他们的语言,告诉幼儿这样就可以得到自己创作的故事书,以激发其参与的热情;拼词游戏:给幼儿一些单个的字卡(如汽、车、花、房等),让幼儿根据大背景图上物体的位置,拼成相应的词组贴上去;钓鱼游戏:用呼啦圈围成一个鱼池,用带有磁铁的长棍做鱼竿,“鱼池”中放有各色“小鱼”,“小鱼”身上贴有汉字和用来吸磁铁的回形针。小朋友钓起小鱼后,根据鱼身上的汉字,为它找一个与汉字匹配的、有图有字的大卡片作为小鱼的家,并说出理由。这些游戏都创造了一种自在的、有激发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避免了机械单调的语言学习和认字练习,而且幼儿在寻找答案时也没有现实压力,有利于他们玩味和感悟语言文字的意义,提高游戏对幼儿的挑战性,有利于不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五、音美的教学是最直接的语言发展方式
  音乐和美术具有独特的感染作用,幼儿通过聆听音乐中动感的旋律,和美术中绚丽的画面,可以感受到快乐的情感和艺术美,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因此在音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边听边联想,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以及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描述的过程即是幼儿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师发现幼儿存在的不足,及时地进行改进。
  总之,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在培养幼儿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将对幼儿语言的训练贯穿在幼儿的全部生活中,多创造机会让幼儿说,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让内向的幼儿大胆说,让爱说的幼儿说得好,让全体幼儿都能说会道,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的共识。
  • 【发布时间】2019/3/10 19:04:21
  • 【点击频次】439